宜蘭大進社區

宜蘭大進社區,以獨特的換工文化,由全村居民自力完成了社區的野牡丹花道並修復十寮溪的灌溉系統。經過農村再生試辦,讓大進社區重建了古早的石板屋和野燒陶文化,並興建了懷舊的奉茶亭。大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文仁表示,大進社區未來將結合文化保存與自然農法,成為一個有機、有情、有品質的自然農村。
翻開大進村的村誌,宜蘭冬山鄉的大進村,原名小南澳,位於宜三十三線番社坑溪口附近,在清代原為「番界」,並沒有漢人居住,明治三十六年〈西元一九○五年前後〉,淡水林口地區居民陳和清等人才應募前來開墾;民國三十五年設村時,為表示該地已「大力」開墾,並期勉加強躍「進」發展起見,取名「大進村」。地形封閉、自然資源豐富的大進地處蘭陽平原邊錘,距離羅東鎮十公里,鄰近梅花湖風景區及道教總廟三清宮,東南方有野分山,西北方有大湖桶山,西南方則為高峻的古魯山阻隔,羅東溪由西向東切割山谷,地質屬沖積砂礫土,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收成。

推動有情優質的大進社區,理事長張文仁在石板屋前留影。
●推動有情優質的大進社區,理事長張文仁在石板屋前留影。

地形封閉自然資源豐富

張文仁說,大進村的地形像一個畚箕,只有一個狹小的開口,地形封閉,以羅東溪為界,分成三個區塊,一是種綠竹筍的淋漓坑,二是種茶葉的蚊子坑,三是種水果的小埤,擁有山地、平地、溪流等豐富的自然資源。
大進村在未開發之前屬於番界,是泰雅族南澳群的傳統領域,因此遺留了石板屋、石頭厝等文化資產,淋漓坑聚落有數十戶,九十餘年前祖先來自新竹竹東地區的客家墾民;後來政府遷台後,也安置了退休軍人開闢香格里拉農場,因此大進村是融合了閩、客、原住民以及外省人的族群熔爐。
三年前大進由觀光果園轉型朝休閒農業區發展,但是一味強調產銷,視野很侷限,兩年前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開辦培根計畫,張文仁說,培根計畫讓村民了解到,人與社區及人與大自然是一體的,只重視收穫〈產銷〉而不重視恢復地力,只重視現在而不重視過去是不能永續發展的,因此農村再生不僅要讓農村的地力再生,農村的文化也要再生,農村的人更要再生。

景致如畫的大進村,俯瞰小埤湖,自然資源豐富。
●景致如畫的大進村,俯瞰小埤湖,自然資源豐富。

換工文化重現古早奉茶亭

經過全體村民討論後,改善環境的第一步是為大進村鋪設一條紫色的野牡丹花道,這條花道的私有地不但由村民無償提供,最後連全村村民都充當義工,總計種植了四萬多株野牡丹。
在恢復古早文化方面,大進社區也興建了古早的奉茶亭和石板屋。由於大進是早年先民來山區和羅東鎮之間的必經之地,因此村民總會在路旁備上茶水,供過路人飲用。現在村民則是利用山坡上的筆筒樹和竹片做樑柱,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再採來天然的藤蔓代替鐵釘,固定住樹幹竹片。

用古早工法建造的奉茶亭。
●用古早工法建造的奉茶亭。

農村再生環境再生人也再生

參加培根計畫的村民藍欽祿,人稱「阿祿仔」,原本到處蒐集別人不要的瓶瓶罐罐、陶片瓦片,加入「培根」計畫後,「阿祿仔」擔任文化組組長,開始在村內展開田野調查。
他發現早期大進的平埔族人會以石頭堆成窯,以樹枝、樹葉為燃料,用陶土燒製炊具,後來他在淋漓坑山邊發現陶片,找到百年前野燒窯的遺址,再遍訪村中長者,問出歷史緣由和燒製技巧,經過一年多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成功學會燒製技巧。
大進社區和其他農村相較,雖然沒有壯觀的硬體建設或遼闊的田園景緻,但是村民們齊心協力建設家園的精神,卻是大進社區最獨特的人文風景。

當地文化達人阿祿仔將邱正雄副院長與陳武雄主委簽名陶罐做紀念。
●當地文化達人阿祿仔將邱正雄副院長與陳武雄主委簽名陶罐做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