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七股龍山社區

進入龍山社區,牡蠣絕對是映入眼簾的重頭戲,街道旁一排排串起的牡蠣裝飾、路旁以小刀挖著肥美牡蠣的婦女,還有餐飲小吃斗大招牌寫著「蚵嗲、蚵捲、蚵仔酥、蚵仔麵線」等,短短道路兩旁居民的鮮明印象,成功形塑龍山的牡蠣文化。
位於一七六縣道上的龍山社區,行政區屬七股鄉龍山村,東側與台十七線銜接,西側盡是一塊塊的沿海養殖漁塭,順著排水道而出,正是全台面積最大、生態豐富的海濱溼地─七股潟湖。往北,是記錄製鹽歷史的台灣鹽業博物館與鹽山;往南,則是冬季最傲人的黑面琵鷺度冬賞鳥地點,串聯成獨特的潟湖人文生態區。
台南縣七股鄉的龍山社區,緊鄰七股潟湖,湖面架設定置網與牡蠣架,是龍山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龍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聖華說,農委會水保局在社區活動中心四周,營造許多休閒聚會空間,成為居民下棋活動的好地方,也是環境綠美化的助力;而透過培根課程,傾聽居民聲音,以由下而上的具體作為落實社區需求,逐步改善排水設施。

龍山漁港
●來到龍山漁港,以鮮蚵、虱目魚為當地風味,賞海景吃海鮮是一定要的。

龍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聖華
●無論是為遊客導覽或是笑談龍山村的發展,龍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聖華均樂此不疲。

以「憨牛」精神 展開環境維護的艱難任務
早年由七股頂山村遷居至此開墾的居民,將此地命名為下山村;後人因名稱不雅,於是藉當地信仰中心龍山宮之名,改為龍山。
王聖華說,早在民國八十八年,龍山村就組織了義工隊,以清掃、整理社區環境為重點;由於龍山以漁業為主,加上四處可見的牡蠣殼,環境清潔維護成為社區的一大挑戰,「也就是有幾隻『憨牛』,才有機會成為今天的樣貌。」
當時社區居民已將龍山村整裡得相當不錯,水保局人員提及十多年前曾造訪龍山村的經驗,記憶中的龍山相當髒亂,卻沒想到如今煥然一新,景象完全改變;對於社區居民如此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相對的,政府也會提供經費、規畫建議,盡全力配合協助。
龍山宮
●信仰中心龍山宮,是此地命名的依據,更是漁村人家的精神支柱。

以壁畫描繪過去生活 漁村藝術化景觀討喜
不只如此,原本只是單純分組清掃街道的義工們,透過培根計畫的課程訓練,漸漸開始思考社區風貌的營造。於是大家想到了繪畫,利用社區居民的住家與圍籬牆面,描繪過去漁村景象。

社區之中有著偌大的橘色牆面,寫著歡迎蒞臨,還以牡蠣殼作為拼貼素材,形成水鳥覓食景象,這原是一間豬舍,整理後讓龍山國小學生在牆面上發揮,再由義工協助,成為社區的迎賓地標。

騎著腳踏車瀏覽社區居民的住家與圍籬牆面的描繪
●騎著腳踏車瀏覽社區居民的住家與圍籬牆面的描繪,堪稱悠閒樂事。

培根計畫讓村人樂在學習 農村再生發現更多新機會
漁村形態的龍山社區,牡蠣之外,潮水也能為牡蠣進行天然SPA;雖然愛好園藝的義工隊長陳枝明號召下,逐漸成為復育海岸植物的種子社區。為了重現風貌,大家一起研究、栽植,果然成功復育,也開啟社區培育濱海植物種苗的契機。
另外,龍山的居民將牡蠣殼加入碎石做為路面夯實的路基,磨碎後加入泥土中,還可改善土質酸鹼度,牡蠣架不只出現潟湖裡,也成為社區的自然裝置藝術。
龍山的轉變正是農村再生精神的縮影,透過培根計畫幫助居民了解並運用自己的長處,帶來更多資源,而社區彼此的交流互動,能提供多元的解決模式,加上公部門的用心,讓居民深受感動;王聖華談到風災後義工們一起清理活動中心,「莫拉克颱風龍山淹水三天,每天晚上十一點,我都會接到水保局的電話關心地方的災情,政府真的很照顧我們。」
運用當地素材的蚵殼,創作小巧的工藝品
●運用當地素材的蚵殼,創作黑面琵鷺等小巧的工藝品,造型相當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