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學甲100戶的春天
商業周刊

地方小民代變身兩岸新台商—王文宗

他是台商地方民代轉型台商的典型人物, 既黑且白,既藍且綠。 兩岸的矛盾、糾葛、機會,全都扭在他身上。 他像磁鐵般,吸住許多人、物、資源,卻也飽受爭議。 在晉升大咖的過程中,還有許多考驗等著他

第一批參加契作的學甲阿信—泥鰍嫂

奮鬥三十年,一場八八風災,把她的努力,打回原形, 她欠下這輩子,從沒有過的巨債。 當來自中國的虱目魚契作,在故鄉學甲傳開, 她提早還債的願望,也出現一絲曙光…。

歹命囝也有春天—阿昌


阿昌,三十一歲。從小失去家庭溫暖, 曾經打架、差點吸毒,人生是黑白的, 一直渴望安定的人生, 直到有了漁塭,彩虹才出現……




學甲一百戶的春天?

一串巨型煙火,衝向台灣海峽天際。台南濱海小鎮學甲,夜空從未如此燦爛。

人稱「泥鰍嫂」的漁民林麗足,騎著機車趕往東陽國小,數千人已經擠滿操場。

「足多人ㄝ,學甲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啊…」她驚訝。

聚光燈下,電音三太子引導一行人走進「學甲之夜」會場。他們是深圳訪問團,陪同者包括學甲鎮長謝財旺(現任台南市議員)、前學甲鎮代表主席王文宗(現任學甲食品董事長)、國民黨前立委李全教。

晚會主持人許效舜,唸了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賀電。其後,台灣一線歌手任賢齊出場,粉絲拍照、尖叫。超偶冠軍朱俐靜、李翊君、施文彬等知名歌手,也紛紛獻唱。

在這一萬多人的偏僻小鎮,居然有如此高規格晚會,讓居民大開眼界。更實質的是,深圳、學甲雙方代表在舞台上,簽署五百公噸的虱目魚丸採購意向書,台下議論紛紛。

「會不會是造勢而已?」泥鰍嫂半信半疑。

去年8月20日下午,深圳訪問團一行200人,包括官員、表演團、電視台記者,浩浩蕩蕩來到學甲。他們參觀魚塭,撒網,做虱目魚丸,還出資一千萬元舉辦晚會,並當場訂購魚丸。

鎮民沒想到的是,這只是大陸採購團前導車,更高規格的官員、更特殊的採購,還在後頭。

在此之前,中共對台灣的統戰工作定調—兩岸交流要深入鄉鎮,尤其是中南部地區。

中共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明確表示:「要推動兩岸大交流,深入鄉鎮和社區與各階層」「尤其是中南部地區,深入基層民眾,認真傾聽台灣鄉親心聲」。鄉村包圍城市,是共產黨的起家策略,這回,要用在台灣。

九十七年十月,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孔廟被推倒在地,導致其後訪台的海協會長陳雲林,不敢跨越濁水溪,被稱為「濁水溪魔咒」(註:今年二月陳雲林抵達嘉義訪問)。

中國統戰策略很明確--必須跨越濁水溪。但,中南部是深綠票倉,誰願意開門?

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銜命深入中南部基層,但接待者多半態度冷淡。卻有一個貧窮小鎮,張開雙臂歡迎。

它是學甲,恰好與張銘清被打之處,同屬台南。

學甲在日治時代以製糖業著名,日本人走了,糖業沒了。民國六○年代,學甲是紡織小鎮,台南幫大老,吳尊賢、高清愿、翁川配等,均出身於此。全盛時期,當地中大型紡織廠高達十幾家,大量成衣銷往美國,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學甲人口因此超過五萬人,越過升格門檻,成為台灣最後一個由鄉升格的小鎮。

然而,八○年代紡織業西進中國,紡織廠一個個關閉,學甲逐漸沒落。為日本人代工,為美國人代工,賺大錢的人離開,剩下靠農、靠漁為生者,搬不走生財器具,只能繼續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