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有九八%的能源皆仰賴進口、自給率低,在能源價格不斷上升之際,每年人均負擔的能源進口值,就已從一九八七年的五千三百九十元增加至二○一二年的八萬八千二百四十七元。此外,台灣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僅占了全球一%,每年人均排放量十二噸,也高居世界第十六名,顯示了綠能發展對我國經濟與社會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各國紛紛思考如何提高能源生產及使用效率,並降低運用能源開發時造成的環境負擔;我國也自二○○九年起實施「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保障收購、示範補助等方式,鼓勵設置再生能源。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副組長曾增材表示,在「陽光屋頂百萬座」(太陽光電)、「千架海陸風力機」(風力發電)以及生質能、地熱、海洋能等再生能源開發措施的引導下,搭配技術研發、成本降低、分期發展等策略,期望能於二○三○年達到12,502MW的裝置容量,這將可占全國總電力系統裝置容量一六‧一%、發電量九.五%,並可發電約三百五十六億度,相當於八百九十戶家庭年用電量,以達到提升能源自主性與永續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目的。

此外,拓璞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黃鋰接著表示,即使在中國大陸等國家的強烈競爭下,台灣在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與在節能上已不可或缺的LED等領域的相關設備、製程與技術都不落人後,不只相當具有競爭力,也是值得投入的產業。他更強調節能產業涵蓋的不只是能源本身,從次世代能源管理的角度來看,還包括廢棄物回收利用、智慧城市監控、低碳生活與運輸、智慧電網以及各種節能產品與服務等,都將促進節能、開創商機。在綠色廠房與綠色生產的推動上,國內像是聯電、台積電等企業,也不斷導入節能的概念與方法,加深節能減碳的效果。

聯華電子廠務暨擴建工程處處長高慶揚則從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說明,在兼顧公司治理、社會公益、與環境保護的目標下,聯華電子在每個經營層面都導入了綠色計畫,也成為企業實質營運的核心。例如數年來陸續推動的節電、節水、廢棄物與溫室氣體減量等工作,都有不錯的效益;甚至從廠房的規劃建造開始,就結合了節能的設計與技術,提高節能的成效,並以持續改進的精神來創造綠色競爭力,善盡社會責任與世界公民的角色。


由於過去為發展經濟而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導致溫室效應及污染等問題,近年來台灣中油公司就積極由石油煉製(Oil-refinery)產業轉型為生物質煉製(Bio-refinery)以及再生能源與環保節能的產業,並於二○一二年成立綠能科技研究所。擔任所長的吳榮宗認為,在後石油時代中,再生能源與生質化學品將會是開發重點;尤其在追求碳平衡的目標下,透過綠能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才能使台灣中油跨入並成為兼具再生能源、高值低碳、環保節能的綠能產業,才能成為一個對環境有所助益,且能永續獲利的企業。


在資訊化的普及下,電信與網路相關產業的機房耗能量,也成為節能新興議題。台灣大哥大產品暨 IDC維運部副處長陳紹元指出,當前IDC機房的營運,主要是透過資訊設備與IT 基礎架構的集中化來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必須要能顧及穩定、安全與節能等特性;以台灣大哥大新建置的雲端機房,通過Uptime Institute Tier III 認證,就是以「concurrently maintainable」(可同時維修性)為設計核心,除了能提供電力、空調、消防等系統備援、使營運不中斷外,更可減低能源消耗、為客戶降低電費負擔。

從企業競相投入綠色工作,不難看出在各項推動節能減碳的過程中,還需要許多節能產品與服務挹注。ABB北亞暨中國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業務部負責人顧純元表示,現今在追求GDP和經濟的增長下,能源的消耗與排放並非一定要連帶提升;以ABB在世界各地提供的節能增效方案,像是電動車的快速充電系統,或是船隻、資料中心所使用的直流電力系統,以及生產應用上的機器人與自動化等設備,都可有效幫助企業真正落實降低能源需求、增加生產效率的目標。

而綠色經濟時代來臨,更是台灣企業延伸創新轉型、朝向綠色品牌升級的好時機。巨大機械所生產的捷安特自行車,是全球知名、代表台灣的綠色品牌;其協助台北市建構YouBike自行車運輸系統,至今就已累積了七百萬人次騎乘、減少三千二百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巨大機械發言人許立忠表示,捷安特推動的是「自行車時尚生活」,並透過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多元創新,建構通路、行銷等更完整的綠色生活品牌,讓民眾擁有生活更健康、更美好的「Green Power」。

節能、綠能科技和創新能力,已是現今企業的生存關鍵。如同ABB台灣總經理丁家儀開場時表示,面對綠能及節能,企業需要有創新的策略思維及當責的態度,才能讓企業永續經營,讓台灣更有競爭力。



致歡迎詞 圓桌論壇part 1:
中油發展綠能產業的企業使命
圓桌論壇part 2:
從OEM轉型為全球綠色品牌的創新研發之路
     
圓桌論壇part 3:
科技產業的綠色競爭力
圓桌論壇part 4:
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工業增效節能商機
圓桌論壇part 5:
互動討論

 

中油發展綠能產業的企業使命
台灣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所長 吳榮宗
從OEM轉型為全球綠色品牌的創新研發之路
巨大機械發言人 許立忠
科技產業的綠色競爭力
聯華電子廠務暨擴建工程處處長 高慶揚
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工業增效節能商機
ABB 北亞暨中國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業務部負責人 顧純元
從全球能源經濟市場看台灣綠色競爭力
拓璞產業研究所副所長 黃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