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傳》

  • 出 版 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4/06/12
  • 作     者史帝芬.柯內留斯
  • 定     價420元  優惠價7.9折/332
領導力就是一種人文素養—《梅克爾傳》讀後
/ 胡忠信

在德國近代政治史,幾乎可以做出定論,梅克爾是繼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以來,足以成為「名相」的政治領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艾德諾(Konrad Adenauer)將西德從廢墟中復興;布蘭特(Willly Brandt)推動東進政策,並使德國獲得救贖;柯爾(Helmut Kohl)則是完成了東西德統一大業。其後,一位來自德東的女孩子,因緣際會踏入政壇,以其才氣、能力與機運,跳脫三十五年的共產主義生活經驗,不但成為歐洲的耀眼新星,甚至躋身世界級的政治領袖。

如何理解梅克爾的成長歷程?她的問政理念為何?她在逆境中如何自我改造?為什麼她有特殊的「美國夢」與「猶太情懷」?她又如何以非凡能力處理歐債危機?透過本書簡約、精彩而流暢的敘事,閱讀者將會掌握梅克爾的成功秘笈,驗證了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領導力就是一種人文素養。」

梅克爾辦公室懸掛著一幅俄羅斯女皇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畫像,凱薩琳原是來自日耳曼小邦的公主,下嫁成為沙皇的媳婦,經過苦讀自學、自我再造、改信宗教與宮廷鬥爭淬練,凱薩琳竟然成為繼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後的英主。同樣地,梅克爾出身自東德共黨統治下的新教牧師家庭,憑藉聰穎天資與勤苦力學而成為物理學家,其後卻出乎意料在東歐共黨國家崩解中,成為「進入叢林的小白兔」。梅克爾本來只是柯爾政府聯合內閣中的「德東樣板」,卻「努力學朝儀」,在充滿地域偏見、沙文主義的政黨傾軋中努力向上,進而成為德國最有權勢的領導者。梅克爾心儀凱薩琳大帝,視之為成功典範,正是一種「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英雌氣概。

一位來自封閉社會的物理學者,人生三十五年歷練可說性格上已經定型,梅克爾是如何「活到老、學到老、改到老」?毫無疑問地,普魯士風格的務實作法,基督新教的教誨與工作倫理,加上物理學實事求是的邏輯訓練,正如波蘭人居禮夫人(Marie Curie)最後在法國以及歐美物理學界大放異彩,都是一種來自深層的人文底蘊、宗教關懷與歷史意識。梅克爾自述:「和西方的人來往時,我不斷在測試,看看能不能在心靈上與他們一致。如果我達到和他們一樣的水準,那麼就算無法去地中海,也不那麼難受了。」即使在蠶繭似的東德生活三十五年,梅克爾家中所培養的自由討論空間、保持心靈的奔馳與開放,透過旅行擴展視野與跨越國界,適足以說明當梅克爾由邊陲而走向中央,何以能夠立即「無縫接軌」而沒有成為邊際人。本書作者提供一個令人深省的角度:

「梅克爾把政治看成一種線性的過程,而談判是以一個刻度、一個刻度的方式進行。當梅克爾與對手為了某個立場爭辯時,她會拿出一把尺來測量,找出兩種見解之間的中心點。倘使那個決定也符合她的好惡,她就認為妥協是對的。她最愛運用平衡、傳達與妥協的主持風格,沒有太多衝突就得到結果。」梅克爾運用物理學原則「沒有質量便無吃水深度」,再度驗證她的中心理念與施政作為,正是來自一種不斷前進的辯證過程:「博覽群書、廣結善緣、有志竟成」。

領導是做正確的事,變更好,不斷突破,表現出色。正如梅克爾在華格納歌劇《尼布龍根指環》的啟示:「事情無法從出口倒轉過來,讓我覺得悲痛。起步對,滿盤皆對。」梅克爾視此為從政座右銘。如果再往內心探索,則是「理性與自由」的理念。理性來自一種沉默寡言、守口如瓶、「為政不在多言」,在人際關係上高度自律,保持「熱情、責任感、判斷力」的高度平衡,而其深層思想則是尊重個人自由與表達意見的自由。梅克爾對自由理念的由衷之言令人折服,她說:

「沒有自由便什麼也不是,自由使個人能樂在工作、追求發展、樂見異同、拒絕齊頭平等,並對自己負責。」「自由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經驗,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振奮,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勵我,沒有什麼力量比自由更強大,更能給我正面的感受。」「我在專制政權下生活了三十五年,它與我的過去密不可分,若有人說這不會再發生了,我總是存疑。」自由的代價是保持恆常的警醒,本書視「自由是她內心的主旋律」「自由包含責任、包容與勇氣」,是敘述最精彩之處。

理解了梅克爾對自由的渴求與嚮往,才足以理解她的「美國夢」,以及她與兩位美國女性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成為莫逆之交的緣由。以此理念為出發點,梅克爾發展出來的外交政策基石是美國、歐盟以及以色列,也是必然的邏輯結果。基於價值與信仰,梅克爾「於公,反對小布希出兵;於私,邀小布希吃烤肉」。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在衝突與妥協之際,梅克爾還是獲得了美國民間最高榮譽「自由勳章」。梅克爾的政治哲學由此而展現出來:「歷史經常讓我們看到,渴望自由的力量可以發展到多大程度。渴望自由促使人類克服恐懼,坦蕩蕩對抗專制獨裁。專制獨裁的鍊條、壓迫的桎梏,都無法長久抵抗自由的力量。這是我的信念,它將繼續引導我。」

本書最精闢的論點之一,是深刻探討了梅克爾的「猶太情節」。作為一位新教牧師的女兒,梅克爾當然對以色列歷史與猶太經典瞭若指掌、如數家珍,尤其對於二次大戰的「猶太人大屠殺」,梅克爾自然承擔了歷史責任。有別於戰後日本政治人物的態度(如同時期的安倍晉三),梅克爾持續強調:「德國與以色列,現在、持續、永久,會因為對大屠殺之共同記憶,而以特殊的方式繫在一起。」德國前總理布蘭特為德國二戰罪行下跪致歉,使德國人在自我救贖中站起來。梅克爾延續此歷史思維,視以色列的國家安全為德國國家利益,甚至強調沒有商量之餘地。然而梅克爾基於民族自決原則,也衷心希望以巴和解,允諾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間,當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破壞了和平進程,梅克爾不惜與之決裂,也就是說在現實的政治考量之上,梅克爾對自由、民主、人權理念的堅持,才是她施政的原動力。

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總理,梅克爾如何看待與她有共同歷史經驗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梅克爾是從權威體制釋放出來,普丁則是在「創傷症候群」以後打造新權威體制,「就像老夫妻過招」,兩人如何跳探戈,堪稱一絕。至於面對中國的大國崛起,既要堅守人權原則,又要與中國交往經商。梅克爾會見達賴喇嘛所引發的外交危機,何嘗不是歐洲國家的共同困境?更嚴峻者,則是德國在歐盟的角色,以及歐債危機中梅克爾扮演救火隊引來排山倒海的反彈。正如本書作者的破題:「想成為歐洲的霸權,德國太小了;要成為均衡力量,德國又太大了。」由於過去一百五十年的戰爭衝突經驗,梅克爾必須「重不得、輕不得、快不得、慢不得」,循序漸進、不慍不火,如走鋼索的瓦倫達般十分謹慎,以免引發致命的「瓦倫達效應」——因為操之過急或信心喪失而墮入深淵。

梅克爾特別鍾愛捷克作家恰佩克(Karel Čapek)的話:「歐洲的造物者把它做成小小的,甚至又把它分成微小的一塊塊,以致於我們的心不為大小而喜悅,而是為了多元。」正如福島核災以後,梅克爾發揮膽識決定「反核家園」之路,保持「自由、多元、包容」精神。梅克爾以溫柔又強悍的靈活手段面對歐債危機,哪怕因撙節方案引來「希特勒第二」之譏,她亦雖千萬人吾往矣,深知「歐元若是垮了,歐洲也就完了。」本書作者提供了深入的分析與評論,對梅克爾被形容為「歐陸的柴契爾夫人」、「俾斯麥第二」、「歐洲的嚴師」做了背景說明,有別於一般的新聞評論,作者更具宏觀性的歷史分析。

梅克爾的跟隨者形容她是「完美的後政治人物」,政治人物是否可趨完美境界,或可有所保留,但「後政治」強調的是「不預設立場、不受驅使、不僵固於信念、靈活有彈性、會等待正確的時間點」,梅克爾的確提供了當今世界政壇一個典範,她「只參與她知道最後會贏的辯論」,的確在世界性的政府治理危機中,樹立了一個標竿與參考值。

產生巴哈、貝多芬、莫札特、歌德的文化沃土,也曾經出現逆流般的納粹野蠻帝國;在馬克斯、列寧、希特勒、戈貝爾的廢墟上,再造了德國的復興與強大,梅克爾恭逢其盛,既參與了歷史進程,也改造了歷史的軌跡。當台灣歷經公民運動興起,「街頭運動決定了政治決策」,這本梅克爾傳記的中譯本上市,的確如空谷足音般,提醒陷入了泥沼的台灣人民,要仰望天空的星辰。筆者再三研讀本書以後,不揣淺陋,將我的讀後心得與大眾分享,我們必須懷著信心、希望、愛心、永不放棄、往前邁進。

(本文作者為電視評論者、廣播主持人、歷史學者)

 

本網站版權屬於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1999 - 2014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