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國貿局官員告訴蔡英文,說她像一塊海綿,學習力超強,任何東西到她手上就全部被吸收了。參與國際經貿談判的十五年間,蔡英文不斷地自我磨練、吸收新知,就像是武林高手蹲馬步一樣,談判階段所練就的基本功,都成為她日後得以擔當更多重要職務的養分。

她這樣的人生機遇及經歷,可說空前絕後,找不到第二個。

一九八○年代末期,台灣正準備進入一個多邊的貿易體系,和全球一百四十多個貿易國家一起談判,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大得驚人。蔡英文因緣際會,從頭到尾親身參與了這關鍵的一役,因為這樣的經歷,讓她在年輕的時候就對台灣經濟及國際處境有超出一般人的深刻了解,她的人生因談判而變得不一樣。

有一次她參與一場談判,是美國有計畫要給予自己國內農業補貼。蔡英文就說:「美國給農業補貼,我們也要給我們國內的農業補貼啊!」但是對方說:「妳不行,妳這樣違反國際協議!」

蔡英文當場很不服氣地跑去告訴WTO入會主席說:「為什麼美國人可以,我們不可以呢?」

這位很有經驗的主席告訴她:「My dear, this is a place where you do what I say. This is not a place you do what we do.(親愛的,這裡是一個我們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的地方,而不是我們做什麼,你們也可以做什麼的地方。)」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強權的時代。國際間就是一個強權,你有多少實力說多少話,而在國際貿易談判裡,從來就不僅僅是商業勢力的較量,而是國力的比拚。

透過參與談判的這一課,蔡英文很早就了解到像台灣這樣一個「貿易大國、政治小國」的處境,她知道台灣單獨想在國際上開疆闢土,面臨的困難會很多,單打獨鬥,能爭取的空間很小,談判難度非常的高。但如果能夠把其他國家拉進來,在一個多邊談判架構當中,一起打群架,分散壓力,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她看到當年加入WTO的入會過程雖然布滿荊棘,但因為李前總統有擔當地「撐住」各方壓力,大家一致向前,台灣最終能夠成功入會。所以接下來台灣想要加入TPP(The Trans-Pac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蔡英文了解帶隊的領導人也必須「扛起來、撐住壓力」,大家才能衝破最困難的那一關。

除了參與實質的WTO入會談判,另一個能夠提高台灣在國際上曝光度的重頭戲―APEC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又給蔡英文帶來另一個拓展國際視野的機會。

不同於WTO是很具體的議題談判,APEC是各國對於主要議題共識凝聚的階段,在這個場合,蔡英文除了幫我國代表寫講稿,後來她自己也擔任經濟服務貿易組的主席,「我就坐在那裡聽每一個國家講話,不同國家之間,以零到一百為範圍,立場大概是二十到八十之間的差距,所以我就要在二十到八十之間,找出共同點,變成一個會議的結論。」蔡英文說。

甚至二○○七年蔡英文剛從行政院副院長卸任,陳前總統還一度想派蔡英文擔任總統特使,參加在澳洲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這個計畫雖然因為中國反對最後沒有成行,但蔡英文對於國際事務的熟稔程度已經不言而喻。

很年輕的時候就參加APEC會議的她,曾經一年內跑遍大半個地球,一下子在美國華府,一下在印尼雅加達,一下又在瑞士日內瓦,幾乎成了空中飛人,甚至曾在某次的APEC會議上,一晃眼她才發現自己已經在同一張椅子上開會開了兩個星期,這些都只為了了解大國之間在想什麼,有什麼議題、共識正在形成,因為這些可能都會對台灣的經濟、台灣的未來造成影響。

 

蔡英文很清楚,下一任總統,必須要肩負「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框架、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的使命。因此她呼籲北京當局要能突破國共框架,未來不論台灣由哪個政黨執政,都能平等、友善對待,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及協商交流的現狀。

在CSI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演講中,面對到場聆聽的華府及研究兩岸政治高層,蔡英文更強調:由人民直選產生的總統,對外代表全體台灣人民。因此,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的主張,並包容不同的意見。領導人在決策時,必須考量社會的共識,而台灣內部已有了廣泛的共識,就是「維持現狀」。這裡蔡英文明白點出:「維持現狀」就是她主張的「台灣共識」。

蔡英文深刻認知,兩岸關係攸關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利益與長遠福祉,台灣普遍的民意,是希望和對岸維持和平穩定的關係,同時也能保有台灣的民主價值和未來自主性。所以,她認為推動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基礎在於強化民主機制,維持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以確保人民的未來選擇權。未來在推動兩岸建設性的交流與對話的同時,會堅持過程須充分地民主與透明化,且利益由社會公平共享。

簡單來說,蔡英文想建構的是一個有堅實民意基礎,以「維持現狀」的「台灣共識」為核心,遵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並在二十多年兩岸協商和交流互動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新互動架構。

蔡英文訪問美國後,國內多項民調顯示,支持或認同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關係主張的受訪民眾,比重逾六成,甚至七成以上。一向被認為立場偏藍的《聯合報》,在九月十日公布兩岸關係趨勢調查發現,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持續朝支持「永遠維持現狀」發展,比率上升到五成五,創歷次調查新高。可以很肯定的說,維持現狀已是台灣社會的高度共識。

將蔡英文兩岸政策主張的「維持現狀」、「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及「兩岸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既有基礎」放在一起,做寬鬆解釋,可以涵蓋除了意識形態兩極化之外的各種不同的認知與訴求,是具有高度包容性的主張,但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士批評她是「空心」,質疑「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的具體內涵,要求她對是否支持「九二共識」明確表態。

但蔡英文的回應仍是四平八穩,她在CSIS演講時回答了當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卜道維追問所謂「憲政體制」究竟為何?

她以教授身分提供定義,包括憲法的內文、增修條例、相關憲政釋文、法官判決、以及政府與人民的相關運用,只要是跟憲法、釋憲跟運用有關,都包含在她所謂的現行憲政體制裡。

她對「九二共識」回應更是輕描淡寫,她認為過去花很多時間討論、甚至爭議九二共識問題,但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就是當年雙方都希望兩岸關係往前推進,即便有不同的意見跟想法,都希望秉持相互諒解的精神,持續交流。

所以,她的想法就是回歸基本事實,也就是交流累積成果的一部分,至於這個事實的詮釋跟名詞的使用問題,「我們就繼續求同存異吧!」蔡英文針對「九二共識」繼續求同存異的回應,也保留了未來和對岸協商對話的空間,這也是她處理棘手問題的一貫風格。

 

問:最近半年多來,台灣的出口衰退,經濟成長率大幅下滑,資金外逃,股市重挫,以您的觀察,台灣的經濟出現了什麼問題?
答:(第一人稱:蔡英文自述)
首先,須分辨是短期景氣循環問題,還是長期結構性問題。馬政府常常將這幾年台灣經濟表現不好,推給國際大環境轉壞,意思是說,大家都不好,台灣當然也不會好,這是推卸責任,不願意認真面對台灣經濟的核心問題。

仔細觀察馬政府執政以來,全球經濟變化和台灣的關聯性,可以清楚地看見,台灣經濟是隨著國際景氣上下浮沈,也就是隨波逐流,但另一個讓我們非常憂心的現象,是台灣經濟的長期競爭力正節節衰退。因此,當國際景氣好轉的時候,台灣跟上去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小,當國際景氣惡化的時候,台灣跌下來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大,這就是長期結構性問題所造成的。

這幾年全球經濟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衝擊,各國都努力在調整經濟結構,克服長期困難,但台灣很明顯跟不上全球調整的步伐,競爭力倒退,經濟表現每下愈況,當然不令人意外。

台灣經濟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追根究柢,就是這幾年我一直在強調的經濟發展模式問題。

台灣經濟成長太過依賴出口,出口總額占GDP將近七成,比大多數的國家都高;出口又高度集中在資通訊產業(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產銷型態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中國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整體附加價值偏低。台灣是海島型經濟,倚賴出口固無可厚非,但是,全球經濟已進入到調整期,在需求面,各國進口需求減緩,自然影響到台灣出口的動能。在供給面,近年全球供應鏈進行垂直整合及新興市場的國家加入競爭,尤其是紅色供應鏈的崛起,逐步侵蝕台灣的出口市場;當供需兩面同時出現不利變化,台灣出口成長受到影響而大幅趨緩,甚至還出現負成長,經濟成長表現當然也跟著走下坡。

從總體需求來看,GDP的組成包括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兩個部分,內需包括民間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外需是出口減去進口的部分。過去十年,台灣經濟成長有很高的比例是來自出口和其所衍生的投資與消費做出的貢獻,可以說台灣比絶大多數國家更加依賴出口,這好比是只靠一條腿走路,當出口因供需條件改變而長期不振時,台灣經濟的成長動能就不斷減弱,陷入貧血式的低成長,這就是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困境。

我主張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是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理念。我們必須體認到,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正在進行大洗牌,各國都在改變、都在調整,台灣要擺脫停滯不前的困局,走出活路,也必須改變、必須調整,從重視生產規模及成本的「效率驅動」模式,改變到以價值為取向的「創新驅動」模式。經濟發展方向和目標也必須跟著調整,要和人民的生活相互結合,要和國內就業及薪資緊密連結,如此才能維繫經濟長期競爭力及持續成長,也才能確保經濟成果能公平分配,為全民所共享。

基於這樣的核心理念,未來台灣經濟發展需要作很大的改變及調整,我認為應該朝三大方向來努力:

第一個方向,是促進新的成長動能。
從需求面來看,面對貿易趨緩及競爭加劇的全球趨勢,未來經濟成長動能須從高度依頼出口的單引擎,轉向兼顧出口和內需的雙引擎,這不是說出口不再重要,而是要用出口和內需兩條腿一起走路,這會比用一條腿走得更快、更穩。未來,出口要走向高值化、多元化,而且要連結全球和在地。在促進內需方面,首須致力增加投資,因為沒有足夠的投資,就無法持續成長動能,產業無法轉型升级,人民生活品質亦無法有效提升,所以,要積極鼓勵投資台灣、投資在地、投資未來。

從產業面來看,應該充分利用台灣在資通訊、文化創意及全球運籌等綜合性優勢,發展新型態的「台灣製造」及高值服務,強化出口競爭力。在攸關民生的內需部門,大力投資及發展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和因應社會高齡化、少子女化趨勢的基礎建設及相關產業,如長照、托育、都市更新及住宅改造、社會住宅、觀光休閒、文創、銀髪產業、智慧生活、新型農業、海洋產業、綠能產業、食品檢驗、環境工程、防災技術等等,這不僅可以為經濟注入新的動能,同時也可大為提昇人民的生活安全及生活品質。

還有,台灣經濟要真正轉換為創新驅動的新模式,就必須有足夠的研發創新能量,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徹底改變經濟的結構,這也是未來必須全力投入的重點工作。

第二個方向,是追求新的均衡。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呈現的結果,和政府設定的目標,息息相關。經濟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在提升人民的生活福祉,帶給人民幸福感,但過去數十年來,我們一味鼓勵出口、追求經濟成長,在相當程度上,犠牲了經濟公平,忽略了環境生態的維護,也導致區域發展失衡、世代正義等問題,這樣結果並不能帶給人民真正的生活福祉;甚至還造成生活痛苦指數不斷飆高。

未來必須重新定位台灣經濟發展的目標及核心價值,追求新的均衡,從過分重視出口及成長,轉變成兼顧所得公平分配、生活品質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平衡及世代正義維護等多元目標。我們必須將這些目標化為實際行動,體現在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發展的各個層面上。我們也要擬定具體的行動綱領或計畫,為消除貧窮、提升公共衛生及人民健康、促進包容性成長及公平教育機會、強化資源的保育和永續利用、建構完善的社經基礎建設等,設定具體目標及達成的步驟,以追求經濟和社會全面均衡的發展。

第三個方向,是推動新的國土策略。
台灣是海島經濟,國土規畫及利用必須和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的連結及配合,未來國土策略應有幾個層次的考量:在國家競爭力的層次上,我們必須面對鄰近國家及地區的競爭,也要重視兩岸之間主體性的維護;在區域發展的層次上,我們必須矯正多年來因國土利用不當所造成南北及城鄉發展失衡問題;在經濟及產業發展層次上,我們應重視國土的合理規畫利用及永續發展,在生產、生活及生態三方面能夠同步加值。

是以,未來的新國土策略,在區域經濟定位上,台灣要致力打造全新的生產模式及生活型態,成為亞洲乃至亞太國家新典範,扮演「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的角色;在內部發展上,要重視「分工互補整合」的多核心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以行政區域劃分及聯合治理為基礎,將台灣打造成為各具特色又能彼此互補的經濟區塊,從生活圈和產業鏈發展進行整體規畫,並輔以島嶼生態鏈保護的機制。

在這樣內外一體兩面的新國土策略下,台灣未來的發展,對外能立足亞太及全球,並維持主體性;對內可以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並打造可以「聰明做、輕鬆做」、「快樂活、健康活」的「智慧台灣」及「樂活台灣」。

總體來說,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就是推動「新動能、新均衡、新國土策略」三合一的經濟改造工程,希望以此帶動台灣經濟的全面轉軌,邁向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年輕人有未來希望的新經濟願景,也就是朝向一個新型已開發國家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