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外省腔台語
費勁拉近與在地人的距離
三月間,兩人陸續卸下T台兩個當家政論節目的主持棒,李艷秋賦閒在家,李濤卻不想退休,以六十三歲的年紀,優渥財富的身家,他仍積極力拚轉型。外人看他是不服輸,想再突破,他則認為,當下的談話性節目風格與他過去的起心動念已經完全背離,「你那個就沒有價值了,你必須要重新再起頭,必須要親近土地,重新找到能量。」
他從他口中的「一群傻瓜」身上尋找能量,包括為了堅持無毒農業,幾年沒有收入,與父母衝突仍不放棄的年輕農民;三個大學畢業生,為了推廣在地農產而經營小農市集,收入甚至只有十六K卻仍甘之如飴,「你可以嘲笑這些人都是蠢蛋,但這才是台灣真正的生命力。」
李濤說,他下鄉以來,大約有三成的民眾一開始跟他接觸是有距離的,但後來他們發現他跟電視上或他人口中的印象不一樣。李濤操著外省腔的台語,用時間和誠意與基層的民眾打成一片。
相較於「從台北看天下」的政論節目工作形態,如今李濤必須忍受汗水、烈日和鄉間的蚊蟲叮咬,擔心他調適困難的李艷秋,經常透過電話遙控關心他的情況,還會交代隨行秘書「讓他多喝水,當心中暑。」
只主持不支薪
頂著豔陽連續工作數小時
不過李濤自己倒是覺得「生命力在旺盛的燃燒」,採訪當天,他清晨四點就起床出發到雲林,「我可以在三十七度的豔陽底下連續工作幾個小時,而我的年輕同事有的中暑,有的掛急診,」他說,「當你真正有目標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讓你精神飽滿。」
他強調做這個新節目沒有主持費,「你知道嗎,我不需要任何收入的,我所有東西都願意奉獻出來。」此外,李濤原本堅持自己過音(為紀錄的影片旁白),但製作團隊認為觀眾太熟悉他的聲音,會讓新節目的印象難與過去切割,於是他也放下,「我自己要拋開我的昨天,打碎我昨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