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職場力 心靈成長 臉書營運長:我在Google學到這輩子最棒的生涯建議是...

職場力Career

  • 推薦

《挺身而進》

臉書營運長:我在Google學到這輩子最棒的生涯建議是...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照片提供:天下雜誌

我們最常用階梯來比喻工作生涯,但是這個概念,對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已經不適用。2010年,光是18到46歲的美國人,平均就換了11份工作。這表示加入組織,然後繼續待在組織裡、爬同一個階梯的日子,已不復見。《財星》雜誌編輯賽樂絲自創的更好比喻:「職涯不是階梯,而是像小時候在公園玩的方格攀爬架(jungle gym)。」

階梯的活動是有限的,在階梯上只能上下爬,不是爬、就是離開梯子;方格攀爬架則提供更多的創意探索機會。要爬上階梯頂端,只有一種方法,但要爬到方格攀爬架的頂端,路徑與方法就多了。用方格攀爬架的模式思考職涯,對每個人都有益,且對剛進職場、轉換跑道、被文化和制度等外部因素阻礙,或休息一段時間、二度就業的女性,幫助尤其大。爬方格攀爬架有時要倒退、繞道,甚至會碰上死角,可以培養每個人創造自己獨特發展路徑的能力,也就有更多實踐自我的機會。而且,方格攀爬架上讓人有更好的視野,不再是只有高層的人才有能見度。在過去的階梯上,大多數的攀爬者只能盯著上一層人的屁股。

用方格攀爬架來形容我的職涯,再恰當也不過了。年輕的同事和學子常問我如何規劃生涯,我回答沒有規劃,他們的反應先是驚訝,接著鬆了一口氣。知道不需要從一開始就畫出職涯發展路徑,他們似乎得到了鼓勵,尤其目前就業市場非常競爭,求職者常常沒有選擇,只要能找到工作就好,一心祈求那份工作朝不錯的方向發展,所以我的說法聽起來格外令人安慰。

我們都希望找到讓自己興奮、投入的工作或角色,但尋找的過程既需要專注,也需要保持彈性,所以我建議訂定雙管齊下的兩個目標:一個是長期夢想,一個是18個月的計劃。當然,不見得一定是剛好18個月,我會說18個月,是因為兩年似乎太長、一年又似乎太短。

無法規劃每一步

我永遠無法想到我踏入職場的起點和目前的位置是如何串起來的——只要想想,我大學畢業時,祖克柏才7歲,各位就了解我的意思了。而且我以前跟科技的關係,真的不是特別好。我大學時只用過哈佛的電腦系統一次,用來跑大四論文需要的迴歸分析,論文主題是「虐待配偶的經濟學」,統計資料是儲存在又大又重的磁帶裡,我必須拖著大箱子穿越校園、一路咒罵、汗流浹背地把箱子拖到唯一的電腦中心,那裡面清一色都是男學生。接著,我必須熬一整夜轉動磁帶、輸入資料,當我要做最後的運算時,整個系統就當了。大家都知道,祖克柏曾讓哈佛電腦系統大當機,沒錯!我比祖克柏早好幾年搞垮同一套系統,我贏了!

商周嚴選Select Goods

家長必看!超人營創辦人國際級教養秘訣大公開

青少年發展權威芭比狄波特,30年經驗結晶集結成書,教你最簡單有效的教養對策,輕鬆解決孩子的教養煩惱

搶進商周海外營稀有名額  

商周海外營,32名前進NASA挑戰太空任務!還有Discovery大師帶隊馬雅營,25名限時限額優惠倒數中!

共有 1 則留言

回應文章請先會員登入加入會員。回應文章及評論歡迎使用 facebook

left btn
right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