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他認識的接班人明明不吃喝嫖賭,很認真地做事,為什麼偌大的家業竟然兩、三年內就被第二代給敗光了呢?我告訴他很多敗家行為都來自於「業外投資」,大筆鈔票被人家燒啦。前幾年的太陽能、光電、電池、生化科技、文創產業,都燒掉了上百億的鈔票,很多的第二代接班人都是當中的敗金族。
根據我們的經驗,要想協助中小企業接班人順利接班,除了把老企業做上述的「汰蕪存菁」整理外,最好還能幫第二代的「三心兩意」尋找輔導與解決之道,這樣既可讓本業接班成功,也可避免業外投資成為錢坑;雙管齊下,才能讓第二代樂於接班,也可確保接班後的企業不會多個燒錢的坑。
四、台灣中小企業不知道如何使用專業經理人。
從接班角度來看,專業經理人雖然還算不上是關鍵因素之一,也非必要考慮因素,但專業經理人的有無,以及能否正確運用,卻對接班成敗有很大的影響。
台灣中小企業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創業老闆天縱英明,單槍匹馬打天下,根本不需要,也不想用專業經理人。再者,「打虎還需親兄弟」的觀念之下,還是自己人耐操、可靠,所以中小企業根本沒有想過要用專業經理人,此外,我還歸納出三個原因:⑴專業經理人太貴;⑵創業老闆沒有僱用專業經理人的經驗,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專業經理人,所以無從判斷「值不值得」;⑶加上耳聞甚多專業經理人集體跳槽到競爭者,或是公開跟接班人對立的案件,都會讓企業老闆對專業經理人是既想用,又不知如何用;因此對僱用專業經理人興趣缺缺。
這些看法很對,過去也都行得通,但接班之後卻無法蕭規曹隨。前面說過,現在企業環境多變,分工精細,業務挑戰既雜又廣,任何接班人都不可能是個三頭六臂、全能的神,突然接掌偌大的企業,既分身乏術,也無法面面俱到,除非像剛剛所提的,創業的第一代先把企業做些精簡,否則難以接班;這種過渡時期正是專業經理人可以協助分憂解勞,提供服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