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買不起高價股,但她靠著3個心法,用50萬元本金,變出「四桶金」!
剛入社會,月薪不到三萬元的小資族,錢都不夠花了,怎麼理財?怎麼可能存到一百萬?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財經作家、滙豐銀行前副總裁楊偉凱說,對畢業不到三年的小資族來說,首要目標是至少拿出四分之一薪水來理財,可先從定期定額基金入門,正常情況下約五到六年可賺到一百萬元;至於有投資經驗者則可進階到股票,但要注意今年選股的難度比以前更高。
事實上,二○一四年股市,對敢冒險的小資族來說,是累積第一桶金的好機會。此次《商業周刊》調查三十位億元富豪的理財看法,有九成受訪者看好今年台股的表現,更有逾半有錢人會加碼股市。
心法一:挑老牌成熟股
股價在二十至五十元,上市櫃七年
「我們的股票投資」部落格共同版主艾蜜莉(本名張紫凌),就是一個小資族投資股票,累積人生第一個百萬的故事。她一開始年薪不過三十萬元,卻用贖回基金加存款的五十萬元本金投入股票,六年來,獲利逾四百萬元。
對她來說,受限資產規模,小資族買不起高成長、高獲利的高價股,不過每股二十到五十元的老牌成熟股,就是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所謂老牌成熟股,是指上市櫃超過七年,且營運穩健、從未虧損的老牌企業。她在二○○八年底,從台灣市值前五十大個股中裡挑中矽品來研究,「量化很重要,可是質化更重要,」她投資股票的第一個心法,就是先了解企業財報,並掌握產品組合、原料、客戶在內的商業模式等基本功。
艾蜜莉說,自己也會透過觀察企業老闆在媒體上的發言、經營團隊實際因應做法等資訊綜合檢視,不斷累積產業知識。如此,當有低價可撿時,才能判斷究竟是「好學生開始變壞」的真正利空,還是「好企業遇麻煩」的短暫衝擊,若是後者就是可買進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