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說一個講英文的糗事。John說他剛到多倫多的supermarket買東西,付款的時候,櫃台年輕親切的女收銀員,面帶微笑跟他打招呼:「Hi,Dear!」。他一聽臉都紅了,想說西方人怎麼這樣熱情,又不認得,就喊人家Dear。在多倫多待了一陣子,聽久了他才發現,原來她說的是「Hi,there!」。把「Hi,there!」聽成了「Hi,Dear!」,未免自作多情了。
其實「Hi,there!」這個台灣教室裡沒有教的招呼語出現頻率很高,熟人和陌生人之間都可以用:店員和顧客,老師和學生,早上在街上遇到陌生人,也可以用。 特別是遇到一群人,無法一一招呼,這句特別管用。更好的是招呼一打,因為不是個問句,也不期待別人一定有回應。除了「Hi,there!」,也有人用「Hello,there. 」,感覺起來比「Hi,there!」多了一點正式。
打招呼的方式很多,老外打起招呼就比我們更多元,不會像老中,永遠千篇一律“How are you?”有回到新竹出差,遇到美國同事,因為我從台北去,應情應景,他就問:“How is Taipei treating you?”大概是「台北如何?你還好嗎?」這個意思。
這句招呼的「原型」是“How's life been treating you?”意指人生過得如何?有點把「人生」擬人化了,活靈活現,對熟人說的。
從這句話就變型出幾個有意思的招呼:“How's the world treating you?”
像現在是夏天,有人就會問: “How's summer treating you?”
正式和非正式場的招呼不一樣,以下這些句子你可能都熟,比較一下哪個正式,哪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