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人才開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人才開國

人才開國
35歲馬諾基:我在印度,幫台灣產品打天下
35歲馬諾基:我在印度,幫台灣產品打天下 (來源:馬諾基提供)
撰文者:李雅筑 攝影:楊文財
《商業周刊》 第 1511 期 2016.10.26

一群來自南部亞洲的人才,正在改寫台灣的面貌。

在竹科,印度人卡魯納是世界先進工程師,他的弟、妹等二十名親友,也陸續到交大、清大等就讀,或進入工研院、半導體界工作。
在印度,馬諾基把台灣主機板賣進新德里、孟買各大城市,讓華擎科技從市占墊底變成第二大。

在校園,台大主動前進東南亞,招收的第一批外籍生已於九月報到;清大,一百九十三位印度學生就讀中;台科大,則有三百名印尼學生...。

目前在台就讀的南亞、東南亞籍大學生和研究生,人數五年增近三倍。一群來自擁有逾二十億人口、全球最熱新興市場的外籍人才,陸續往台灣移動。他們眼中的台灣,充滿機會。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台灣夢:成為台灣航向經濟新大陸的哥倫布。他們,將是台灣能否以人才開國的見證者。

卡魯納》六年前隻身來台,他再也離不開
他在世界先進當工程師
讓20個高材生跟來築夢

二○一○年九月,經過六小時飛行,二十四歲的卡魯納(Karuna Nidhi)抵達桃園機場。他拖著行李箱,裡頭裝著香辛料、四套傳統服飾、媽媽準備的鐵餐盤等,坐上開往台中的巴士。「亞洲大學就在7-Eleven的旁邊。」一名學校專員說的話,他記在心底,以為看見7-Eleven就到達了。但隨著車子從高速公路進入市區,滿街都是便利商店,他不禁睜大眼睛:「這麼多便利商店?原來這就是台灣!」

那一年的台灣,平均生育率首度跌破一,成為全球最低的國家,少子化危機、人才外流......,是媒體熱門標題。軟體工程師,每年都列在企業人才需求的前三大職缺上。

廣告

當時的印度,則是全球軟體人才大國,但缺乏高科技硬體產業,沒有一家晶圓廠。想要進入半導體領域的卡魯納,很早就認識到台灣在全球科技業的重要性。

如今,六年過去,包括卡魯納的表弟、么妹和朋友,竟已有二十位印度親友被他說動來台念書、工作。他們不僅補充了台灣軟體人才缺口,也成為近年台灣產業第二波南向浪潮下,幫台灣開拓市場的外籍新兵。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第一個夢,升學
印半導體不發達,一搜之下發現:
來台灣「不只可念書,還有機會工作」

廣告

卡魯納是家裡的大哥,家鄉在印度北方的巴特那(Patna),這是比哈爾邦首府,人口五百八十萬,約為台北市的兩倍,是印度第十四大城。十幾人的大家族住在四層樓的透天別墅,家中兩名堂兄赴美念書,成為醫生和工程師,是印度經濟崛起中的中產家庭寫照。

從小就對半導體感興趣的卡魯納,大學就讀韋斯科技大學(VTU)的工程學院,這是IBM印度公司前五大愛用的畢業生學校。成績優異的他,對台灣的台積電、世界先進等公司耳熟能詳,他深知印度半導體產業不發達,正在思考留學計畫,「你要不要去台灣試試看?」一名老師建議他。

他上網搜尋,發現亞洲大學半導體產研專班,不僅收印度、印尼學生,提供獎學金,畢業後也大多能留在台灣工作,該專班的實驗室主持人就是許健。「許健老師跟業界關係很好,這樣我不僅可以去念書,也有機會工作了。」這是卡魯納一開始的台灣夢。

當同學都到歐美國家念書,他的計畫跌破眾人眼鏡,「台灣?是塔利班(Taliban)嗎?」儘管全家人反對,爸爸卻獨排眾議,原來十五年前,爸爸曾因經商到台灣出差,只待了三天,就看見台灣的美。「那是一個擁有傳統文化和高科技元素的國家,台灣人不僅熱情,而且非常認真工作。」當時他跟卡魯納如此描述台灣。

於是,卡魯納來到亞洲大學,開啟了在台的未知冒險。他進入一個專門研發「矽前製程」的實驗室,該計畫接受台積電、世界先進等大廠委託研發,是業界重要的產學研發團隊之一。

人情味,使他介紹表弟來
教授慨借十萬辦簽證,「真的很感動」

「招收外籍生就是希望可以貢獻台灣產業,」許健觀察,近年台灣學生對工程領域的就讀意願下降,外籍生不僅彌補人才缺口,英文好、學習動機強的他們,也為業界注入新血。

「我把他們當自己小孩。」許健說。每當印度重要節慶來到,他二話不說讓卡魯納請假。「卡魯納也把我當爸爸,印度排燈節他做飯給我吃,還跟我行禮、拜拜。」師生間的好交情,讓卡魯納忍不住推薦表弟艾倪來念書。「從他口中聽到的台灣,都是好事情。」艾倪回憶。不過一開始,艾倪因臨時要從一般簽證改辦學生簽證,須提出財力證明,但從印度匯款來台加上轉換美元等手續,得費時數日。他們找許健商量,許健一口答應借出新台幣十萬元。「我真的很感動……,」艾倪忍不住紅了眼眶。這件事對卡魯納和艾倪是場震撼教育,「我們來台灣是要學半導體知識,結果學到了人情味,心中充滿感恩。」卡魯納說。

在世界各國搶挖海外技術人才的時代,卡魯納的故事證實:「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真的可以成為爭取人才的一項軟實力。

【封面故事相關】

▲馬諾基》用台灣學到的「搏感情」做生意
他,回鄉賣台灣貨,把台廠拱上印度第二大

▲台大南向招生、中國信託養東南亞菁英
「 訂做東南亞人才」時代登場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511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創新 人才 南向 少子化危機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