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影音Video Content

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

觀看直播
關閉
關閉
關閉
關閉
關閉

《看見台灣》上映十週年,商周聯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舉辦「看見台灣改變10x10論壇」,共同呼籲:環境重於經濟拐點已到!投資永續就是投資台灣

鏡頭自高空緩緩落下,導演齊柏林,紀錄台灣山川海城的美麗。
以及背後更多不為人知的破碎。
《看見台灣》,這部曾經震撼無數台灣人心的紀錄片,自2013年上映後,歷經十年。
這十年,台灣如何了?是否改變了?
台灣,美麗依舊。
然而,破壞也依舊。
山坡濫墾,變成光禿禿的高山蔬菜園。
豪雨一來,山,缺乏樹木保護、緊抓,一又一次的土石流,正摧毀我們的家園。
也摧毀更多生靈的居所。
河川,是台灣的脈搏,每一寸的流動,都孕育無數生命。
如今,多少河川持續污染?台灣的血流,一樣充滿毒素。
台灣的美,誰能保證,還能持續多久?
在《看見台灣》上映十周年的2023年,商周決定一起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共同倡議永續環境教育。
為什麼?
因為我們深刻感受到,永續,不能再等。
人們對環境的傷害,需要更大的力量,去呼籲、去阻擋。
商周作為財經雜誌發行量第一的領導品牌,肩負讓台灣更好的責任。
兩年前,商周有感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以及企業對減碳、綠電的需求,愈來愈急切。
於是,我們成立「商周ESG」子頻道。
兩年來,我們都在與時間賽跑。
短短的時間,我們做了太多的事。
我們舉辦「綠電交易高峰會」,協助對綠電有急迫需求的企業夥伴們,從中找到解決之道,更成功媒合多家企業,取得綠電,順利把碳減下來。
我們也連續舉辦兩屆「碳競爭力高峰會」,討論不同企業、產業邁向淨零目標的轉型路徑。
2022年,我們創台灣媒體之先,發布首屆「碳競爭力100強大調查」,從上市企業中,評鑑出最具碳競爭力者。
企圖讓產業間相互比較,從競爭與排名之中,監督鞭策企業減碳的速度不能慢下來。
除了活動,我們也傾整個編輯團隊的力量,替環境發聲。
去年九月,商周啟動台灣大轉骨系列報導:「小毛蟹回家,啟動台灣大轉骨」。
在台灣GDP超越日韓的關鍵時刻,商周以整本雜誌,足足四十八頁的內容,提出經濟與環境可以一起兼顧的觀點。
內容以流經北北基桃,八百萬人口的淡水河為起點。
描述淡水河曾經瀕臨消失的重要生物指標小毛蟹,睽違近六十年,重回淡水河上游,新店溪碧潭堰。
背後,是過去沿著河的蓋的違章工廠,一一被拆除,取代的是,更高附加價值生技業、半導體產業,不僅產值提升,同時,排進河裡的汙水,也大量減少。
產業轉型了,生命,也回到河裡。
唯有環境與經濟都能兼顧,台灣才能再創下一個經濟奇蹟。
今年四月,台灣大轉骨系列報導第二輯:「大遷村、大減碳」。
我們追蹤位在高雄重工業區的大林埔遷村進度。
一個被八百根煙囪包圍,人口逾萬人的村落,如何在未來遷村後,成為零碳新經濟園區的重鎮?
我們更遠渡德國,向全歐洲最大工業區的魯爾區取經,探討一個工業重鎮,怎麼轉型成高科技產業的經驗,予以全台灣城市工業轉型作為參考。
商周投入了集團之力,只為讓台灣更好,更永續。
但是,我們深知,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只憑一家媒體的力量呼籲環境永續,遠遠不夠。
我們必須與更多永續者同行,才能把影響力,放得更大。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就是最好的同行夥伴。
即使導演齊柏林在2017年不幸在工作拍攝時離世。
然而,延續他守護台灣環境精神的人,卻不因此減少,且愈來愈多。
更多人投入基金會的環境教育、更多導演承接衣缽,持續空拍紀錄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作為台灣一份子、對永續重視的媒體,我們也得付出。
因此我們決定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八月,將一同籌備「看見台灣改變10x10論壇」。從山、河、海、城市,四大台灣重要永續面向,邀集產官學界共商台灣的永續未來。
不只論壇活動,六月起,商周也將一起籌備《看見台灣》專題封面,倡議山林保護的重要性。
我們已經來到了環境重要性將勝過經濟重要性;沒有ESG,就沒有EPS(企業每股獲利)的關鍵拐點。台灣,只著重於發展經濟,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是時候回望已經千瘡百孔的母親之島了。
對台灣更用力、對環境更用心,為了下一代的生活、下個半世紀發展,這會是最好的投資。
投資永續,就是投資台灣。
值得!也是必須。
商周邀請您一同響應!

關閉

撰文者部落客 時尚宅男

從少買一件T恤開始做起,最環保的時尚觀念是什麼?就是減少購買不需要的衣服。

每年過年前的大掃除,感覺都會清出一些沒穿過的衣物,但這倒不是大問題,而是那些僅穿過幾次,並且極可能不會再穿的單品。簡而言之,那些可能因為購物慾,或是因為便宜而購入的流行服飾,其生命週期已經走完,接下來將成為時尚垃圾,並且在其他地方帶來污染及影響。

大約十多年前,包含UNIQLO在內,ZARA、GAP、H&M、FOREVER 21等國際知名的服飾品牌,陸續正式進駐台灣。當時每個品牌的第一間店面,都掀起了排隊及熱購的風潮。還記得某報社記者朋友電話訪問我,問到這些品牌對於民眾有些什麼衝擊或影響,我的回答或許並不如預期的有趣。「如果說對廣義且正面的影響,是以不算高的價格,而有了更多元的選擇。如果說對消費者來說,其實多數品牌的主力商品,彼此並沒有太多重疊,民眾可以更聰明的挑選適合自己需求的商品。」這個回答並沒有點出各品牌的優點及特色,而是以消費者需求來考量。為什麼?因為受訪的當下,家裡衣櫃裡仍有數年前在國外購入的全新服飾單品,至今連吊牌都還沒拆掉。

購物的邏輯很簡單,因為需要而去購買。但是購物的情緒很複雜,有時候單純失心瘋、有時候因為被旁人影響、有時候因為不甘願而逼自己買、有時候只是喜歡想要擁有。當然逛街作為休閒娛樂,是讓生活增添樂趣的方法之一;想要擁有喜歡的物件,也是人之常情。許多無論男女,因為有了很多雙鞋子仍不斷購入,被親友笑是蜈蚣,或許可以辯稱是種情懷(比方收集復刻籃球鞋),也可以說是需求(不同高度鞋跟及顏色),但實際上真的常穿出門的,仍然是那少數幾雙鞋。換個方式說,如果是以收集為前提,可以視為嗜好(或投資)則還不算是浪費,倘若只是因為想要擁有,無論單價高低,很可能就成為浪費。

而曾經許多快時尚,就是以這一點成功,也同時造成了各種不同的浪費。在以往,我們並不曉得原來成衣產業,佔了地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0%;再者,服飾相關產業的廢水排放,也達到了20%,並且有八成多的紡織品,在還能被使用的狀態下被送到了垃圾掩埋場及焚化爐。接著陸續被揭露的,還有童工問題、黑心材質,以及許多在光鮮亮眼服裝、動人的時髦廣告之下,從來都不曉得的地球負能量。在過去這幾年間,不難聽到身邊朋友表示,某些品牌的衣服很不耐穿,笑說或許就是讓消費者很快再去購買的誘因。走進賣場時,看著衣架上擠到很難拿取的大量成衣,心中不免有「這麼多要是賣不掉怎麼辦」的疑惑。

雖然品牌每年都有特價的促銷,但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與現實:如此大量的庫存經由促銷,從品牌方到了消費者家中,部分被囤積而其他被使用後,很快速就被丟棄。然後這些非必要擁有的商品,就回到了前述的所在地,接著變成空氣及土地污染,以另外的形式,從漂亮好看的衣服,變成了醜惡有害的污染,再次被消費者擁有。時尚並不是造成環境污染及破壞的殺手,多餘的浪費絕對是能夠被檢討及改變的環節。

如果先撇除店面的衣服,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對流行敏銳度高的年輕人,更常透過網路來購買流行商品。款式多元且極具流行感,並且價格極為低廉,但卻也有「來路不明」「原料不詳」的疑慮,但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以相對便宜的價錢購得,即使穿著次數不多,以性價比而言是划算的。這些「不耐穿」的衣服,同樣變成垃圾而再次回到上述的污染週期裡。因此,許多被針對的品牌,尤其是被爆料過的時裝品牌,開始改變策略,並且以更具體的行動,來回應著永續時尚如此的議題。

舉例來說,UNIQLO的運動服裝開始採用寶特瓶紗製造,並且大量減少製程的用水及塑膠包裝;根據品牌的報告,他們已經回收近80萬件羽絨衣,並且回收分解再次重製。品牌不希望商品變成短期使用的浪費,因此以不生產消費者不需要的東西,作為新的概念。與此同時,連續數屆的台北時裝周,都將「永續」納入創作主題。邀請具永續觀念及能力的紡織廠,與優秀設計師品牌合作,共同開發設計融合「永續、機能、時尚」實例的展件。具體來說,宏遠興業的回收寶特瓶布料、環保回收棉布,遠東新世紀在節水、廢氣及海洋廢棄物回收,皆能生產出能夠展現設計師創意,同時兼顧時尚美感的布料及素材。曾多次參與永續時裝秀的設計師坦言,如果不刻意標示,多數人無法輕易辨識這些設計的材質;並非所有常見、常用的材料都能夠被落實環保、永續,甚至其他社會及環境問題,然而時裝品牌如果能夠從自身開始轉變,消費者較能接受永續環保的商品,進而從生活中培養起概念。

講白點,為何「快時尚」會背上這些罪名?因為大量的需求而導致後續的錯誤及傷害。但事實上,時裝產業跟食物過度浪費的議題類似,「量力而為」的不過度使用,是絕對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從生活上就能做到的事情。對製成商品之前,那些品牌與集團所該負的社會責任,也牽動著日後是否被消費者抵制撻伐的問題所在。然而對多數消費者較為「有感」的改變,即為「不浪費」如此簡單的觀念。尤其是流行、時尚等產業,有個非常多的誘因,吸引著無數的消費者,也常常因為「便宜」等原因,購入非常多「非必要」且「品質不佳」的單品。網路及社群上出現包含租賃、二手、回收等選擇,先不論是否真實環境友善,至少,先從「不浪費」開始做起。

關閉

撰文者李文雄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山都可以挖了,難道樹木不能砍嗎?

前一陣子我看到綠學院在談水泥業挖山的文章在網路上被罵翻,我看懂了其內心戲,故意打了通電話給綠學院的Julia,問他:「綠學院之前的文章都很不錯,即使支持太陽能也可以理解,但怎麼現在竟然支持挖山呢?」

大概已經接到太多抗議電話,他一反平時的熱情,冷冷地回我:「如果不挖山,地球上還有什麼材料足夠支持幾十億人蓋房子、造橋鋪路呢?難不成高樓大廈、集合住宅都用木材蓋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反問,為了要更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決定這次不用我寫文章慣用的人文關懷語法,我將以一個消失中的木業經營者的角度,開始一系列「木業環保流言終結者」文章,破解我們內心深處對砍樹的擔憂、各種關於木材使用的環保流言,為你建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以技術、政策、市場為支點,助攻想要心口合一的人、找尋機會的創業者與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並提出我們對於本土木業復甦的全局思維。

反對砍樹,就跟反對挖山、反對使用塑膠一樣,都是假掰的文青行為

其實綠學院很有勇氣,作為支持綠色企業、綠色產業的投資人,敢毀人三觀,提出「山是可以挖的」這種觀點,能理解的讀者就已經比尋常人的思考深了一層,既然如此,我便再向你提出挑戰:「山都可以挖了,難道樹木不能砍嗎?」

「大哥,挖山已經是不得已,我還得支持砍樹?你知道每一年我們損失幾個亞馬遜雨林大小的森林嗎?我不過是看個文章,你有必要這樣折騰人嗎?」你的小宇宙爆炸了!

確實,我們時常看到新聞說「雨林消失!一分鐘有兩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被燒毀」,直覺就是不砍樹就是救地球。

於是一個最假掰的文青行為就發生了。

我們每天用著衛生紙、紙張、紙杯、紙袋、紙餐盒,我們喜歡木材溫潤的質地,拿著木筷吃飯,使用木製家具,喜愛木材裝潢、木構建築。假日的時候我們喜歡走進森林,走在木棧道上呼吸新鮮空氣。甚至我們到日本,會特地去看古都裡的木造寺廟,走進百年木造的空間,聞著怡人的木質香氣。

然後我們反對砍伐森林。

這絕對超越去年綠學院文章排行榜第一的《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進入假掰的最高層次。

每個人對於天然林和人工林都有自己的主觀看法,要求「一棵樹都不能砍」看起來最為安全,且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但實際上癱瘓了所有事情

其實這是因為我想要講的樹,跟你心中所想的樹,不是同一種。你心中想的,是應該被保護自然放置的生態系,也就是天然林;我講的,是為生產生活資源目的進行砍伐更新的生態系,也就是人工林。

天然林和人工林要共存共榮、互濟共生的理想人人都會講,但是要落實到執行層面就非常困難。因為什麼地方算天然林,什麼地方算人工林,即使主管機關都已經訂好了標準,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森林守護者往往將人工林的木材資源利用看成砍伐行為,或是錯把以前的人工林(例如日據時代大量種植的針葉樹人工林)當成自然林一味保護,禁止任何砍伐,追求一個心中的烏托邦。

但是我們還是要用木材啊,天然林不給砍合情合理,但連人工林也不讓砍,還要用環評卡關,那怎麼辦呢?

於是出現一個更假掰的文青想法,既然要用木材,進口就好了,何必砍自己的森林?

可惜的是,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這是一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邏輯,損失的是本土森林的永續發展,還有本土木業發展的可能性。

森林林地的利用是有區分的,他們分為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森林育樂區、林木經營區。林木經營區內的人造林當然應該好好使用,其它木材輸出國家如加拿大、美國、日本、歐盟等也都是這樣使用,這些國家有計畫地大量砍伐與種植森林,也因為大量使用,這些國家對於人工林的永續經營與其生態環境更為重視,木材的來源符合FSC或PEFC等友善森林認證,產銷到全世界,替國家賺更多的錢回來。

而且和塑膠、水泥使用礦物資源、石化資源不同,樹木本身具有再生能力,砍了送出去賣了,回頭再種又可以再長,長了又可以再繼續賣,還有什麼比這種生意更循環經濟的呢。

此外,什麼氣候環境就該種適合其生長環境的樹木,若能把之前大量種植的針葉樹人工林進行砍伐,再種下適合亞熱帶氣候環境的樹木,對我們的下一代與森林資源的利用反而更有益。

別誤會,我們並不是因此就贊成你去燒亞馬遜雨林。我們挑戰的,是不要在完全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之前,就決定樹木不能砍。樹木不僅可以砍,而且應該砍得生生不息,砍出一個欣欣向榮的木業,支持更多人可以投入永續森林管理這塊領域。

關閉

撰文者部落客 時尚宅男

十年過去了,齊柏林《看見台灣》壯闊及美麗的寶島景致歷歷在目,但也別忘了那驚悚的河床及山坡,還有那些理應自省並且改變的事實。

認真回想起來,十年前《看見台灣》上映的當時,在台灣拍攝的幾部紀錄片,不僅得獎也引起話題。不僅是表現在票房及後續口碑上,也鼓舞了許多人,開始用不同的方式,重新認識台灣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家園。這十年間,我們比起以往,經歷了更多的改變,那麼,你有因為《看見台灣》而有改變嗎?

相信不少搭乘飛機喜歡坐靠窗位置的人,都會從起飛開始,看著窗外的台灣景致,直到突破雲層之後。那時心裡在想些什麼?是喜悅還是興奮?亦或是單純看著風景?這個問題,在觀賞《看見台灣》後,獲得了可能的答案,然而,同時也參雜了許多情緒。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觀賞紀錄片,並非休閒娛樂時的選項,直到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得獎後,輿論讓更多人因為好奇心,而有了主動看這部作品的機會。在看完《看見台灣》後,許多人坦言,心情是複雜的。當然耗時三年達四百小時的飛行時間,捕捉到了前所未見的台灣美麗景緻,是觸動又感動的。但是伴隨著畫面所傳達出的訊息,卻是讓人憂慮,並且帶著緊張的心情。從自然美景來到了與人們和諧的共存,同時卻因人們的存在,而讓許多原本的美麗,變成了難以彌補的疤痕,深深地留在我們平常沒看見的地方。而《看見台灣》,讓我們看見了,再也不能以沒看見當作理由。自《看見台灣》推出已經過去了十年,也算是過了一個世代,那麼這十年間,我們有因此改變了什麼嗎?或者換個方式提問,這十年間,有任何有感的改變嗎?

在《看見台灣》中的綺麗山川,但隨即,卻也看到了開採砂石、排放廢水的事實;美麗海岸線上,消波塊及藻礁問題依舊;壯闊的城市與發展,遠處卻有著明顯有問題的煙囪;即使是國旅熱門景點,也有著過度開發的疑慮。影片沒說的,其實還有更多問題,長久以來深植在生活中。比方說因為民間習俗及信仰,鼎盛的香爐、金爐象徵著廣大的信眾,同時也表示空氣中充滿著懸浮微粒等多種有害物質;近年極為熱門的電動車,即使標榜著不使用燃油為動力,但是包含車商都沒有提的,是台灣電力有約八成來自火力,實際上電動車輛所使用的電力,雖然不用繳付燃料稅,卻多是以火力發電而來;即使汽機車在行駛時沒有排放廢氣,但因電力的來自火力發電,卻是空氣中二氧化碳主要的排放來源。

如果把焦點放遠一些,環境或說地球的狀況,眾所皆知的是全球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因為各種污染,而導致氣候異常及環境改變,促使生態圈受到莫大的影響。近期無論是許多國家的森林野火、海洋污染、均溫上升,各種因人類造成自然反撲然而自傷的現況,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因尚未有切身感受,而有如新聞畫面般的印象,但是任誰都不想看到,暢遊在海中的海豚,頭上卻套著塑膠袋,還有那隻被吸管插鼻的可憐海龜,以及故瘦如柴的北極熊,別忘了先前被火燒傷的無尾熊。雖然倡導垃圾分類多年,但實際上仍有許多地方並未落實,民眾皆有從生活中小地方作環保的觀念,但是依舊跟不上環境破壞的速度。問題出在哪?因為許多人仍以「更快」「更方便」「不麻煩」來思考。甚至「花點錢讓別人來處理」的念頭,使得許多政策及觀念難以被有效的被實踐。

突如其來的疫情,在那三年間大家的生活被迫改變。在邊境封鎖的期間,台灣在地旅遊突然熱門了起來,甚至越來越多人加入了登山、露營的行列,但卻也帶給山林更多的傷害及破壞。外送頻率增加的同時,也代表著一次性包裝的使用巨幅增加。疫情奪走許多人的生命,同時似乎也其他環節,加速了環境惡化的程度。疫情後國境解封,非常多民眾迫不及待搭上飛機前往國外旅遊,但是新聞沒有告訴我們的,是旅客激增的同時,雖然帶來了商機,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污染。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國旅退燒後期待著國際觀光客,但是除了賺錢之外,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很多事情一旦發生了,就無法追回。當初《看見台灣》讓觀者在欣賞山林美景的同時,或許讓部分民眾開始思考著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十年過去了,多數民眾也開始有了SDGs的觀念,包含許多企業、集團、公司行號,也都投入永續發展目標的行列,以及用正確的方式,來響應並呼籲著對環境友善,並期許盡份心力。不過很殘酷的現實,卻是呼籲也擬定法規超過十年的限塑政策,事實上在台灣是失敗了。在2020年時,台灣民眾用掉約220億個塑膠袋,這當中還不包含其他塑膠容器及用品。在方便之餘,難道沒有其他替代的方式嗎?其實拿與不拿這個很簡單的動作,決定權永遠在自己身上。或許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真相的全貌,但是做出正確的判斷,從一個念頭開始試著調整,成為習慣之後,絲毫不會對生活帶來影響。就像是多年前第一次使用智慧手機的父母,現在應該也沒在抱怨沒有按鍵不方便了。同樣的,難道沒有智慧手機,就不能過生活了嗎?或許會有些不方便,但其實回想《看見台灣》第一次上映時的十年前就好,稍微放下便利性的生活,我們不可能做不到。

關閉

撰文者黃恩浩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

你應該看過一張烏龜鼻子插入吸管的照片吧!這張照片喚起了國人對動物的憐憫心及同理心,要求政府應該認真禁塑,禁止所有人用吸管。因此最近你去麥當勞、Starbucks、翰林茶館、手搖飲料店等,發現飲料旁的塑膠吸管忽然都不見了,取而代之出現一大堆新奇的創意。

其實在所有塑膠的用料中,吸管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拋棄式餐具的配角,用料量小到幾乎不值得一提,但因為吸管可是熱門關鍵字,一大堆綠色創業家看到商機,開始賣起了甘蔗吸管、紙吸管、PLA吸管、竹吸管、木吸管、矽膠吸管、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鈦金屬吸管等,甚至還有極致牛逼的純銀吸管,一時間市面上各種吸管材質百家爭鳴。

很多綠色工作者看到這種一窩蜂的怪現象直搖頭,我們在產業小聚裡,大家討論到各種「文青思維」造成的想要看起來環保,卻造成越不環保的離奇現象,決定票選出前五大我們覺得特別荒謬的怪現象,一起反思我們到底有沒有參透關鍵問題。

怪現象一:為了救海龜,要用更不環保的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
為了不使用塑膠吸管,我們「額外」買了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這些替代品製造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後續是否能回收的疑慮,不見得比較環保。

對了!還需額外購買「塑膠製」的清潔刷頭及收納盒等。什麼?你說可以使用甘蔗、稻桿吸管,但每一支吸管又額外用「塑膠套」保護起來,為了不要使用塑膠吸管,卻產生了更多塑膠製品,這是多麼地諷刺。

我們究竟是為了彌補(不是自己)傷害海龜的罪惡感,還是為了滿足感覺環保的文青購物欲望呢?

→減塑很好,但是不是產生更多塑膠呢?

怪現象二:為了禁塑,一窩蜂把各種農業廢棄物添加到塑膠製品裡
文青特別喜歡感覺很天然的東西,因此另一條創業路線,則是把所有原本是塑膠為主的製品,通通添加農業廢棄物進去,例如稻殼餐具、甘蔗吸管、咖啡吸管、葡萄吸管、竹吸管、蒲草吸管等。

之前的專欄文章《面對塑膠循環經濟,我們的技術壁壘準備好了嗎?》有討論過,很多塑膠製品的設計並不利於回收,例如含有無法分離的多種材料、干擾光學辨識的複合材料等,因此塑膠製品在設計上若無法簡化或規範一致性,面對如此多樣化的塑膠材料及組合,目前的科技也只能束手無策。因此回收塑膠會進焚化爐,這問題其實是反映的是現階段科技的限制。

現在好了,除了原本的難題,現在又多出各種文青商品。作為單純的塑膠製品,丟棄後還有機會回收的,現在混了這些農業廢棄物,全部都只能送進焚化爐。那不過只是把這些農業廢棄物,從原本可以早一點燒掉處理的,現在延後到比較晚再來燒,有差嗎?

要因應消費者使用習慣來設計回收機制並不容易,例如吸管本來就已經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PP,但吸管回收真正的問題是它總是跟著其他器具一起出現,而不是單一的回收場景。想要把吸管再分離出來去回收再製,成本耗費太高。在這種狀況下,吸管跟一般垃圾混在一起進焚化爐,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創業很好,但是盡量先釐清關鍵問題,減少做白工的機率

怪現象三:只要說這個東西不能回收,送「焚化爐」就代表罪惡,不愛地球
我們現在需要更具創意的低成本回收機制,讓我們有能力將部分塑膠回收再利用,而那些不具回收經濟規模、現階段技術上無法以「資源化」回收的塑膠,雖然進了焚化爐,雖不令人滿意,但至少讓塑膠以「能源化」的方式再利用,減少棄置於環境的可能性,就目前科技水準而言,焚化是最可行的做法,即便是環保意識最為先進的歐盟,在塑膠循環利用的近程規劃中,也將焚化處理取代掩埋列為一個重要的過渡選項。

→焚化爐的技術日新月異,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十惡不赦,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談

怪現象四:什麼東西都說生物可分解,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生物可分解」是最近流行在塑膠製品上的新名詞,看似成為一個新選擇,透過有機轉換,它們將成為具經濟價值、可再利用的肥料。生質材料,這幾年因為歐盟宣布將整體塑膠管制時間表提前的緣故,一大堆人都投入在這個產業,但是這個材料仍然有其風險。

第一,是這個商機本質上是政策開出來的,若政策一轉彎,原先的商機恐怕就成了危機,投入的資金有虧損的風險。第二,以常用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聚乳酸)來說,回收處境並不比塑膠來得好,因為PLA也跟前面談的塑膠製品一樣,常常含有甘蔗渣、咖啡渣、竹屑等多種複合材質,照理來說直接進焚化爐最為理想,但因它看起來跟塑膠長得很像,目前回收時根本難以區分,跟塑膠摻混在一起,反而造成塑膠回收的困難與成本的增加。一個連鎖飲料店業者告訴我們,他們想要前往加拿大的多倫多開設茶飲分店,竟被告知不得使用PLA吸管,這當然影響他們採購PLA吸管的意願。第三,即使是PLA的吸管也有同樣的風險會出現在海龜的鼻子裡,對於海洋廢棄物的問題,不管是現在的塑膠,或是PLA,其實都不可能是最終極的解法。

→我們仍然支持生質材料,畢竟這個世界需要一個除了塑膠之外的替代選項,但我們也要清楚明白其風險,不是非黑即白

怪現象五:時尚環保袋,塑膠袋掰掰
為了不使用塑膠袋,市面上現在衍伸出各種不織布的提袋,看似使用「布料」覺得環保又時尚,殊不知!不織布其實根本不是你想像中的棉花或是天然材料,它只是另一種塑膠,而且由於顏色染料及客製化,也無法回收。運氣好的話,跟傳統塑膠袋一樣進了焚化爐,運氣不好的話,被誤以為是布料埋在土裡,過了千年也不會分解。

別誤會,我們並不是因此就贊成你整天拿塑膠袋,想說反正可以回收,其實再怎麼回收,也跟不上你使用的速度。我們挑戰的,是不要在完全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之前,就亂貼別人不道德、不環保的標籤。

→減塑很好,希望你真的使用時尚環保袋,永遠不丟棄

關閉

撰文者黃恩浩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5個荒謬文青能源觀點,你中了幾個?

上個禮拜《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在網路上大爆炸,十年不見的朋友來找我,立委拿這篇文章去問政,連綠學院的Julia參加一個跟綠色產業沒什麼關係的餐會,那裡的人竟然也說認識綠學院,因為看過這篇文章。

為什麼這篇文章能這麼火紅?因為這一兩年時不時有新聞說誰誰誰又使用了什麼環保材質,發明了什麼新的回收方法,普通老百姓其實很難分清楚滿天飛的資訊到底誰對誰錯,即使感覺起來怪怪的,因為環保永遠戴著政治正確的帽子,所以誰也不想沒事找環保文青吵架。

正因為我們這群綠色帶路人身在業界,赤裸裸地挑起衝突,自然能成功地讓大家重新思考與釐清觀念。在看完所有網友的評論之後,我特別希望大家不要把文章當成是繼續使用塑膠的藉口,因為這代表你沒有看懂文章。這個世界需要一個除了塑膠之外的替代選項,創新需要付出代價,創新也需要時間成長。我們需要的,是判斷哪些是冤枉路,才不會在環保這條路上,花了幾十年,到頭來發現都在做白工。

在所有的網友評論中,有個特別奇怪的,有人問我支持核能嗎。塑膠跟核能有什麼關係?是因為提到文青,所以必須表態?講到能源,我們在產業小聚裡,討論到有些人整天在媒體上高談能源轉型,卻連電力調度基本邏輯都不懂,很多能源業工作者對這怪現象直搖頭,台語有一句順口溜「叫醫生醫目眉,叫產婆醫肚臍」,就是在形容現在的臺灣。於是和幾位綠色帶路人商量後,我們決定再次票選出前五大特別荒謬的能源觀點所產生的怪現象,一起反思我們到底有沒有參透關鍵問題。

怪現象一:咖啡店高掛「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旗幟,店內冷氣卻開很冷,只好穿上薄外套
Calm Down Calm Down,一聽到這個好像觸及所謂的「反核」信仰,但是我們發現,雖然反核旗已經成為咖啡店的標配,咖啡店老闆可能只把它當擺設,沒把店裡的用電和旗幟連結起來,冷氣開得特別強,店裡的客人只好穿上薄外套。我們沒有用愛發電,而是「用肺發電」,從「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變成「下一個鬼島」。

即使咖啡館很厲害裝上了太陽能或儲能,我們還是不覺得你就應該無限制地狂吹冷氣,吹冷氣對健康也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對吧。

這社會總是用二分法,非黑即白、非藍即綠,我們必須用工程思維,才能好好談能源,理念只會壓縮理性討論各種能源的空間。我們必須檢視「一籃子」的能源可能性,適合國外的不一定適合我們,科技不斷在創新,能源可以多元結構,互相截長補短,開放我們故有的思維疆界,不要再侷限於「擁護」或「反對」某一特定能源。

→面對能源,我們的策略是「一籃子方案」,而且不管從眼前更大更直接的PM2.5的威脅,以及必須減碳這個大前提來看,讓工程師主導綠電和核電聯手,減輕PM2.5空污問題並同時減碳,是比較靠譜的作法

怪現象二:再生能源成為一種宗教信仰,只要有了綠能,就能救臺灣
跟上面只是把反核旗當擺設,第二種怪現象就更為荒謬了。只要談到再生能源,就成為狂熱的信徒,不管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問題,也不想看《有志參選總統者必讀!決定能源政策前的必修課》裡面談到的電力調度底層邏輯,認定其他能源選項都很「髒」或是很「危險」,都應該靠邊站,遇到問題就要怪政府,或是陰謀論「核電幫」又使出暗黑手段。

跟這個想法對立面的人也很狂熱,相信只要有了核能發電,所有再生能源的問題通通不需要解決,這跟上面這群人完全一樣,只是拜的神不同罷了。

因為太重要了,所以再說一次!面對能源,我們的策略是「一籃子方案」,而且不管從眼前更大更直接的PM2.5的威脅,以及必須減碳這個大前提來看,讓工程師主導綠電和核電聯手,減輕PM2.5空污問題並同時減碳,是比較靠譜的作法

怪現象三:缺電別怪我,我都有參加各種節能活動…在舒爽的春秋兩季
我們喜歡拿著咖啡杯上班,每天花百元喝連鎖店咖啡的小確幸,看似潮潮的小動作,背後的耗能、增加地球碳排放量及水資源的負擔,常常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我們每喝下一杯咖啡,從在熱帶雨林種植、採收、加工、包裝、空運來台及手上的杯子,消耗了上百公升的水,及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跟我們眼前所喝下去的咖啡量相比,隱含上千倍的能源與資源。在地球能源資源耗盡情況下,即使一個平常又潮又小確幸的習慣,也不知不覺給地球帶來了負擔。

文青說,不不不,我很關注能源議題,我都有參加節能活動,在反核大遊行「打卡」,不過這類活動幾乎都避開炎熱高溫的夏季,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好像只要積極參與,付出了時間與精力,拍照上傳FB,能源的問題就不能怪在我身上,政府必須想辦法解決。
→怪別人之前,先提升自己

怪現象四:看到別人用電動車或電動機車,就說因為用的電是灰電,所以不環保
許多人喜歡對綠色創新挑三揀四,甚至是雞蛋裡挑骨頭,看到現在馬路上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就批評說電動車充的電都是傳統燃煤電廠的電,算是哪門子環保,繼續用汽油車不就好了嗎。

這就是沒有理解關鍵問題。電動車所使用的電,跟所在地的能源政策有直接的關係,當然會影響它的環保程度。但是根本上,電動車背後所代表的,是一場交通工具的革命,一個從傳統引擎轉換成電動馬達的效率革命。在能量上面的傳輸,電動車的電動馬達比汽油車的引擎更為簡潔,整體能量轉換率可以高達80%,而同期汽油車的轉換率大概是20%,根本就只能在旁邊玩沙。

→不要用指責別人的方式當成自己不作為的藉口,釐清關鍵問題,以免被時代的大浪打過去

怪現象五:一邊喊不要空污,一邊又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只等著政府補助
不論庶民還是文青,各個都說反對污染,認同環保。這是毋庸質疑的,畢竟,除了更好的環境本質上是受人民所喜愛,政治也正確,在良心上也是站對邊,何樂而不為,這方面沒有人會喊錯口號。

但有趣的是,沒有人,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買節能產品?喔,請問有補助嗎?冷氣要補助、冰箱要補助、洗衣機要補助、除濕機要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要補助,每年就在等政府的各種補助方案,然後還美其名說政府要想出配套方案啊,不然怎麼有人願意行動哩。

再進一步就是參加反空污大遊行,說空氣污染都是傳統燃煤電廠造成的,再來就怪「萬惡」的企業和大財團、怪政府,發現邏輯不通之後,就怪說是老共的陰謀。奇怪了,電廠發的電也是你在用,機車、汽車也都是你在開,你也需要一份「萬惡」的企業和大財團的工作,空污都沒有你的責任嗎。

→減少空污,人人有責,最終「用肺發電」的代價,也是你在付而已啊!

關閉

撰文者黃恩浩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ESG愛斯基王國的故事三:換冷氣划算還是多繳電費划算?

「國王陛下,您先前提到愛斯基王國是由『愛之國』、『綠之國』、『財之國』三個王國合併組成,將三個國家的優點合併,彼此相輔相成,才有了現在成功的愛斯基王國。『財之國』非常好理解,畢竟我們就想要發大財,但『綠之國』不就是做環保、『愛之國』不就是做公益,怎能跟『財之國』的重要性相提並論呢?」記者說道。

「還記得愛斯基王國的原則嗎?」國王微笑著回答。

「記得,找到在乎的人、重要的事、確認長久影響的脈絡、以及看看是否完整了解事情的全貌。」記者回答。

「是的,從這原則中愛斯基王國發現了『綠之國』、『愛之國』必要且重要的角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在乎的人,他們覺得重要的事、影響長久的事,都跟『綠之國』與『愛之國』有關係,也唯有透過這兩個國度,我才能看清整個愛斯基王國的全貌。」

「這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在『綠之國』照鏡子的時候,發現我臉上,怎麼有『財之國』的影子?不對啊!我揉了揉眼睛,再仔細看看鏡子,怪了,臉上真的有『財之國』的影子,就差眼睛沒有顯示兩個$$的符號了。難道,我只是嘴巴上說要環保,其實心裡只想著錢?該不會我其實是『綠皮財骨』,一個偽善的人?」

講到這邊,國王落入了自己的小劇場,顧不得記者還在,抽了張衛生紙稍微擦拭眼角泛出的淚水。

「國王…您還好嗎?想要休息我們隨時可以暫停。」記者關心道。

「沒事!沒事!我只是想起第一次看到自己這樣時,真的嚇到了,但是多看幾次,就習慣啦!哈!哈!哈!」國王突然大笑起來。

「國王這情緒轉換,比翻書還快,我白眼都快翻去後腦勺了呢。」記者心裡嘀咕,但表現出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仔細想了想,為什麼我在『綠之國』,會有『財之國』的影子呢?我細細地看每一件事情的脈絡發展,發現原來這是同一件事情。」

「我看到你頭上的問號了,讓我繼續解釋給你聽。你家裡有冷氣吧?」

「當然有。這跟冷氣有關係?」

「『綠之國』很熱,全國都有冷氣,但這不就跟環保背道而馳嗎?剛開始我們在每一台冷氣開關前面寫著『隨手關冷氣,救救北極熊』,想讓大家都意識到我們使用大量的電力,就要蓋許多發電廠,造成環境的破壞。但天氣那麼熱,總不能不開冷氣吧?我們陷入了兩難:開冷氣,舒服但不環保;不開冷氣,環保但不舒服。聽說,貴司『福爾摩沙』的學校,最近也遇到同樣的難題吧?」

「更慘的是,這些冷氣,都已經很老舊了。我們遇到比開不開冷氣更困難的問題:這些老舊冷氣到底要不要換?不換這些老舊冷氣,頂多每個月多花些錢;換了這些老舊冷氣,雖然每個月我能省下不少電費,可是卻要先投入一大筆錢,這樣划算嗎?」

「我再講另外一個例子。『綠之國』在建立初期,曾發生集體中毒事件。裝潢的時候,因為經費有限,選擇了便宜的油漆與建材,導致人們眼睛酸痛、喉嚨卡卡的好像有東西、頭痛、噁心,有些人出了疹子,幾年後甚至有人得了癌症。這是我建立『綠之國』初期,最難過與最後悔的一件事情。」

「我理解了,為了省錢,日後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記者點頭說著。
「我們在思考的這個問題:『投入,但影響長遠』,例如換老舊冷氣看起來是個短期需要投入的事情,但每個月可以省電、省錢,影響未來十幾年;例如使用健康的裝潢,能享受健康舒適的環境。這個問題,除了涉及到『綠之國』的環保省電,還涉及到『財之國』的省錢,更環繞著愛斯基王國原則其中的『長久影響的脈絡』。」

「更特別的是,『財之國』那時為了賺錢,在聽說『綠之國』為了保護環境要汰換老舊冷氣卻苦無經費的消息之後,覺得可以賺一筆錢,於是提供了一筆低利貸款,促成了兩國之間的往來及未來合併的遠因。」

「是啊!愛斯基王國用『時間』這個維度,將『綠之國』與『財之國』連結了起來。」記者覺得找到了文章下標的金句。

「這只是萌芽的一小步。我們基於『長久影響的脈絡』檢視整體國家,發現不是只有節能節水換設備,或是建築居住環境,影響十幾二十年的事情,有更長遠的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去考慮的。我們需要滿足目前世代的需求,又不危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之能力。」

「有句話說,裹屍布上沒有口袋,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只有出生與死亡兩件事,時間正拉平了所有短視近利、小鼻子小眼睛的想法啊!」記者若有所思地說。

【看完之後,你得到三個知識升級】
1.文中提到「滿足目前世代的需求,又不危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之能力的發展」為1987年聯會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Brundtland Report),對於「永續發展」的定義

2.企業追求永續及面對氣候變遷的的模式,不是一蹴可及,會在過程當中不斷省思與發現自我,從眼前看到更遠,通常分為四個階段: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社會責任,翻成白話文則是:合利→合法→合理→合情。當企業眼光放得更遠時,不再只看到眼前,而能夠看到企業對於氣候變遷可避免的風險,更能夠看到未來的機會

3.文中提到『財之國』貸款給『綠之國』為保護環境汰換老舊冷氣,提供了低利貸款,正是綠色金融的其中一個面向。政府透過金融機制,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議題,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永續之良性循環,藉此達成減碳及永續發展目標

關閉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以動人心魄的影像、電影和沈浸式體驗呈現人類對地球影響。展出國際知名攝影師愛德華.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以及知名紀錄片導演珍妮佛.貝奇沃(Jennifer Baichwal)與尼可拉斯.德龐希埃(Nicholas de Pencier)共同創作的作品。本展除了在加拿大展出外,2020-2023更在義大利、瑞典、荷蘭及阿根廷等地巡迴展出。而此次到台灣的巡迴展更是首次加入在地藝術家齊柏林、楊順發、盧卡斯與盧昱瑞到展覽中,一起探討「人類世」對於地球的影響,重新省思人造地貌、地質變異與自然生態間的關係。

關閉

我們都知道PM2.5,也曉得地球的臭氧層破了,全球均溫上升影響生態環境,不過其實小至自己家中,你我都成了空氣污染的幫兇。

當時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直接以畫面點出了像是過度開發、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但是畫面有帶到但可能身體感受更清楚的,是「空氣污染」。空氣中的塵埃肉眼難見,但實際上台灣的空氣污染,比想像中的嚴重,而且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時,從自己的身體健康,到地球的環境狀態,我們都是破壞者。

先前因為疫情許多人增加了在家的時間,才發現到連在理論上最舒適的地方,都有些呼吸上的狀況產生。從家裡的任何一扇窗開始看起,窗外有來自馬路上的車輛、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甚至樓下鄰居的二手菸等,而窗內,則可能有包含點蠟燭、燒香,甚至烹飪即因潮濕環境所產生的污染源。雖然多數人會以選購空氣清淨機、選用無毒建材等方式來改善,畢竟基本上是以改變生活習慣優先。然而,出門在外所接觸到的污染,可能有很多細節被忽略掉了。

為了進步而付出的代價,更需要誠實面對
從環保署的資料可以發現,台灣的境外空汙來自中國大陸,然而仍有六成的污染源,及發生在我們所處的寶島上。非常現實的狀況,是中南部普遍空汙較為嚴重,除了風向之外,也因為工業發展的地點。比方說火力發電、石化及鋼鐵工業等,大多集中在中南部。這是個很兩難的問題,因為台灣在世界聞名的許多工業,包含晶圓半導體在內,都是在有著煙囪的工廠製造出來的。曾經因為污染問題,針對石化、鋼鐵等大型工業制定了相關法規,但其他產業目前仍無法可管,僅能倚賴業者自律。當然,許多企業都跟上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的腳步,然而以事實而論,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問題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環環相連且與生活緊扣
再者,工業發展極需要的是水力及電力,污水問題曾經在齊柏林的鏡頭下曝光,當時就造成輿論及討論,並且讓相關機關及業者,很諷刺的說,很有效率地進行改善。那麼電力問題,其實跟空氣污染,有著更深的連作影響關係。曾經一組拍攝團隊,帶著先進的測量儀器,走訪台灣許多地點。另他們驚訝的,並不是工業區的空污指數,而是與民眾生活極其相關的像是廟宇、夜市,都顯示了極高的空氣污染狀態。這個原因是什麼,是普羅米修斯送給人類的禮物:火。

以為撇除燃油改用電就環保了嗎?其實真的不然
因為有火,我們有了溫飽,也連帶的促成文命的演進,但卻沒想到,過度的使用帶來的並非只有好處。火並非自燃,因此作為燃煤的物件,因高溫燃燒後,就有可能帶來空氣污染。以民間信仰而言,廟宇的香爐、金爐,是絕對辭其咎的污染源;以風土民情而言,夜市有著大量油炸、碳烤的美食攤販,這些也是造成空汙指數飆高的原因。除此之外,台灣的用電量最大宗是工業用電,其次是交通運輸,而而火力發電,仍然是台灣目前最主要的發電方式。如果以2022年台電系統發電量來看,火力發電佔比達到81.0%,這當中以燃氣、燃煤為主,以及燃油。有鑑於此,政府一直都有著「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的能源轉型政策。

因此有些標榜著以電力為主要能源,實際上還是用到火力發電,換句話說,產品本身雖然沒有造成太多污染傷害,然而卻因為充電所需的火力,使得環境受到破壞。既然交通運輸也必須使用大量能源,不少人開始考慮以「電動」取代傳統的燃油,比方近年來在全球都造成熱議及熱銷的電動車。只是在台灣現行環境下,車主除了不用繳交燃料稅之外,實際上並不算真正的環保,因為所使用的電能,實際上是透過火力發電而取得。換言之,電動車在行駛時,並沒有帶來太多空氣污染,然而所使用的電力,卻對環境造成了實際上的傷害。

未曾面對過的異常正在發生中,我們都身處其中
空氣污染伴隨著的是整體環境的變化,像是這幾年世界各地的異常氣候,雨林面積減少、延燒著的森林大火,還記得被燒傷的無尾熊嗎?或是宛如世界末日的加州公路?混濁的空氣,讓地球的呼吸越來越痛苦。全球知名車輛製造品牌都有著共識,宣示著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各國也都宣導著綠色交通。只是很可惜,台灣目前的狀況及配套,純電車不見得是最佳選擇。再加上因為氣候變遷,以及如前幾年疫情讓家庭用電激增,然而預計2024年時核三廠一號機將停止運作,若不再思索如何從每個小地方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這樣的影響不只是自身的健康,還有每個在呼吸的生命,以及,地球的健康。

或許麻煩一點、或許暫時會多花點錢、或許像個傻瓜默默地做著好像不方便的事,但其實,從一個決定開始,改變,其實真的不難。

關閉

從少買一件T恤開始做起,最環保的時尚觀念是什麼?就是減少購買不需要的衣服。

每年過年前的大掃除,感覺都會清出一些沒穿過的衣物,但這倒不是大問題,而是那些僅穿過幾次,並且極可能不會再穿的單品。簡而言之,那些可能因為購物慾,或是因為便宜而購入的流行服飾,生命週期已經走完,接下來將成為時尚垃圾,並且在其他地方帶來污染及影響。

你真的需要那一件衣服嗎?還是單純想要擁有?
大約十多年前,包含UNIQLO在內,ZARA、GAP、H&M、FOREVER 21等國際知名的服飾品牌,陸續正式進駐台灣。當時每個品牌的第一間店面,都掀起了排隊及熱購的風潮。還記得某報社記者朋友電話訪問我,問到這些品牌對於民眾有些什麼衝擊或影響,我的回答或許並不如預期的有趣。「如果說對廣義且正面的影響,是以不算高的價格,而有了更多元的選擇。如果說對消費者來說,其實多數品牌的主力商品,彼此並沒有太多重疊,民眾可以更聰明的挑選適合自己需求的商品。」這個回答並沒有點出各品牌的優點及特色,而是以消費者需求來考量。為什麼?因為受訪的當下,家裡衣櫃裡仍有數年前在國外購入的全新服飾單品,至今連吊牌都還沒拆掉。

商品被賦予的使命及任務,決定了他的生命週期
購物的邏輯很簡單,因為需要而去購買。但是購物的情緒很複雜,有時候單純失心瘋、有時候因為被旁人影響、有時候因為不甘願而逼自己買、有時候只是喜歡想要擁有。當然逛街作為休閒娛樂,是讓生活增添樂趣的方法之一;想要擁有喜歡的物件,也是人之常情。許多無論男女,因為有了很多雙鞋子仍不斷購入,被親友笑是蜈蚣,或許可以辯稱是種情懷(比方收集復刻籃球鞋),也可以說是需求(不同高度鞋跟及顏色),但實際上真的常穿出門的,仍然是那少數幾雙鞋。換個方式說,如果是以收集為前提,可以視為嗜好(或投資)則還不算是浪費,倘若只是因為想要擁有,無論單價高低,很可能就成為浪費。

流行品的過度浪費,遠比想像的還誇張
而曾經許多快時尚,就是以這一點成功,也同時造成了各種不同的浪費。在以往,我們並不曉得原來成衣產業,佔了地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0%;再者,服飾相關產業的廢水排放,也達到了20%,並且有八成多的紡織品,在還能被使用的狀態下被送到了垃圾掩埋場及焚化爐。接著陸續被揭露的,還有童工問題、黑心材質,以及許多在光鮮亮眼服裝、動人的時髦廣告之下,從來都不曉得的地球負能量。在過去這幾年間,不難聽到身邊朋友表示,某些品牌的衣服很不耐穿,笑說或許就是讓消費者很快再去購買的誘因。走進賣場時,看著衣架上擠到很難拿取的大量成衣,心中不免有「這麼多要是賣不掉怎麼辦」的疑惑。

價格更低廉的網路購物,加速造成環境污染
雖然品牌每年都有特價的促銷,但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與現實:如此大量的庫存經由促銷,從品牌方到了消費者家中,部分被囤積而其他被使用後,很快速就被丟棄。然後這些非必要擁有的商品,就回到了前述的所在地,接著變成空氣及土地污染,以另外的形式,從漂亮好看的衣服,變成了醜惡有害的污染,再次被消費者擁有。時尚並不是造成環境污染及破壞的殺手,多餘的浪費絕對是能夠被檢討及改變的環節。

如果先撇除店面的衣服,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對流行敏銳度高的年輕人,更常透過網路來購買流行商品。款式多元且極具流行感,並且價格極為低廉,但卻也有「來路不明」「原料不詳」的疑慮,但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以相對便宜的價錢購得,即使穿著次數不多,以性價比而言是划算的。這些「不耐穿」的衣服,同樣變成垃圾而再次回到上述的污染週期裡。因此,許多被針對的品牌,尤其是被爆料過的時裝品牌,開始改變策略,並且以更具體的行動,來回應著永續時尚如此的議題。

除了使用環保材質,我們還能做什麼?
舉例來說,UNIQLO的運動服裝開始採用寶特瓶紗製造,並且大量減少製程的用水及塑膠包裝;根據品牌的報告,他們已經回收近80萬件羽絨衣,並且回收分解再次重製。品牌不希望商品變成短期使用的浪費,因此以不生產消費者不需要的東西,作為新的概念。與此同時,連續數屆的台北時裝周,都將「永續」納入創作主題。邀請具永續觀念及能力的紡織廠,與優秀設計師品牌合作,共同開發設計融合「永續、機能、時尚」實例的展件。具體來說,宏遠興業的回收寶特瓶布料、環保回收棉布,遠東新世紀在節水、廢氣及海洋廢棄物回收,皆能生產出能夠展現設計師創意,同時兼顧時尚美感的布料及素材。曾多次參與永續時裝秀的設計師坦言,如果不刻意標示,多數人無法輕易辨識這些設計的材質;並非所有常見、常用的材料都能夠被落實環保、永續,甚至其他社會及環境問題,然而時裝品牌如果能夠從自身開始轉變,消費者較能接受永續環保的商品,進而從生活中培養起概念。

壓抑慾望不容易,先從改變觀念開始
講白點,為何「快時尚」會背上這些罪名?因為大量的需求而導致後續的錯誤及傷害。但事實上,時裝產業跟食物過度浪費的議題類似,「量力而為」的不過度使用,是絕對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從生活上就能做到的事情。對製成商品之前,那些品牌與集團所該負的社會責任,也牽動著日後是否被消費者抵制撻伐的問題所在。然而對多數消費者較為「有感」的改變,即為「不浪費」如此簡單的觀念。尤其是流行、時尚等產業,有個非常多的誘因,吸引著無數的消費者,也常常因為「便宜」等原因,購入非常多「非必要」且「品質不佳」的單品。網路及社群上出現包含租賃、二手、回收等選擇,先不論是否真實環境友善,至少,先從「不浪費」開始做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