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仁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本次活動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精準醫療、生技創新與AI技術的結合,推動醫療產業的革新與進步。論壇將匯集專家學者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助您掌握未來趨勢,共同開創健康科技新時代。立即報名,與業界領袖一同探索科技與醫療的無限可能!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候選人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
時間 | 主題 | 講者陣容 | |
15:00 - 15:03 | 主持人開場 | ||
15:05 - 16:06 | 創新科技領航,開啟精準健康新篇章 | ||
中央研究院 基因體研究中心 │ 呂仁 副研究員
全球首創的視網膜細胞轉化技術,帶來視力恢復新希望 國立臺灣大學 │ 楊惠惠 博士候選人 斬菌除膜 — ERAfilm速效生物膜清除組合 |
|||
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院 │ 張維典 臨床教授革命性心肌梗塞治療方案 - 奈米醫學與光流體心導管的融合 |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 張萬榮 教授
ToFEye:應用於浴廁環境之人工智慧飛時測距異常姿態辨識系統 中正大學 │ 周盈年 助理教授 I-fiber 多維奈米銀鍍層可拉伸導電纖維 國立成功大學 │ 鍾震桂 教授 高靈敏經濟可靠拉曼光譜篩檢晶片於食安的快速篩檢應用 國立成功大學 資訊工程系 │ 蔣榮先 特聘教授 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 |
|||
16:10 - 16:15 | 中場交流 | ||
16:15 - 17:00 | 一對一媒合會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全球首創的視網膜細胞轉化技術,帶來視力恢復新希望
革命性細胞療法 – 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轉化為視網膜前驅細胞以治療失明。
我們的技術通過創新的小分子藥物,能夠直接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轉化為視網膜前驅細胞,無需基因改造或病毒載體,具有高度安全性與卓越療效。此技術為視網膜退化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治療選擇,將視力恢復變成可能,打破現有的醫療極限。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候選人
斬菌除膜 — ERAfilm速效生物膜清除組合
細菌形成的生物膜是導致導尿管相關性感染(CAUTIs)的主因。目前,臨床上缺乏安全且有效的生物膜清除策略。我們的ERAfilm可在10分鐘內清除近95% CAUTIs病人所拔除之導尿管上的生物膜,對人類膀胱細胞無毒性,且不誘導細菌抗藥性。ERAfilm有望成為預防CAUTIs的重要解決方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
革命性心肌梗塞治療方案 - 奈米醫學與光流體心導管的融合
本技術結合國內研究團隊的兩項創新發明 「光學微流體藥物傳輸心導管」與「可光刺激釋放一氧化氮的奈米藥物載體」。利用光學微流體導管於血管內同時饋送激發光與攜帶奈米藥物之液體,透過控制照光強度和時間,以及注入奈米藥物之劑量,可在心肌梗塞區域達到局部、即時、適量產生治療性物質之功能,進而達成有效治療、降低全身副作用之效果。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應用於浴廁環境之人工智慧飛時測距異常姿態辨識系統
ToFEye可建置於醫院、照護機構等醫療照護場所並建立24小時全天候、主動式、去識別化的病人異常行為偵測。未來可進一步透過大數據分析生成異常行為預估模型以預先於病人跌倒前發出警示訊息,做到監測無死角,警示無時差的照護,以達到提升病人住院安全的目標。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本技術製程,使用商用聚氨酯彈性纖維(PU,Spandex)作為基材,通過酸鹼度調控預處理和奈米銀線沉積兩大技術,形成多維奈米結構,顯著提升導電性能。此技術提供優異的電訊號回饋和彎曲感測,耐用達10000次重複拉伸,且具備良好的耐水性與強酸鹼耐受性,非常適合可穿戴設備。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高靈敏經濟可靠拉曼光譜篩檢晶片於食安的快速篩檢應用
本技術係一食安快速篩檢SERS晶片,具高靈敏度、穩定性、均勻性和再現性,為目前市場最缺乏之可靠 SERS 晶片之解方。目前於食安的應用已有量測三聚氰胺達0.05 ppm、雙酚A達1 ppb之檢驗濃度,均低於法規標準;此外尚有防腐劑、水產養殖之抗菌劑、以及天然食材等檢驗,亦獲專利與期刊認證。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
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
我們的研究成功輔助並預測了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整體生存期,並找出他們與病理切片檢查間明確的關聯。透過這樣先進的數位病理預測系統,醫師不再是猜測患者的存活率,而是可以透過AI系統來清楚解釋患者預後與病理切片間的關聯性,這對臨床醫師在擬定治療計畫上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