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別的老師發給小一學生厚厚一疊的練習題,他們用小手拿著鉛筆的樣子總是讓我很不舒服。此外我時不時會聽說有新加坡大學生說自己有憂鬱症,要去看病吃藥。這就是「世界級」的教育制度。
我也見識到了新加坡既有體制難以動搖的一面。有一次,有幾位同事利用假期前往台灣觀摩「如何閱讀華文課外書」。過了幾天,她們回來了,在華文部內部會議上,她們分享了學習心得,主要是台灣小學在這方面的教學較為活潑。最重要的是,學生不用寫讀書心得報告。
在新加坡這兒,老師一向是非要學生寫幾百字的心得報告不可。現在花了公務考察預算又觀摩完了台灣經驗,該怎麼辦呢?經過一番討論,結論如下:「有鑑於讓學生撰寫心得報告以外的方式難以評估成果,我們繼續沿用舊制。」
換句話說,為老師評估學生提供方便,顯然比起提升學生對華文的興趣更加重要。那麼老師們為什麼還要做這種考察呢?我很難明白她們的邏輯。另外,新加坡小學裡沒有每堂課間約十分鐘的集體下課休息時間,而是每天連續上課兩個小時或兩個半小時後才有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再之後又是兩個小時或兩個半小時的課程。
我向不同上級幾次反映過這項制度的問題,幾乎都會得到一陣白眼。好一點的狀況是會很溫柔地告訴我,叫我要快點習慣這裡,不要胡思亂想。我心想,看來貴國人民膀胱構造與其他人確實是很不一樣啊。而在校園外頭,新加坡政府也有許多聽來似乎不合時宜的政策,直到現在仍是被官員很努力地捍衛著。例如「最低工資制」到今天他們都不願意採行,理由是會影響國家和企業競爭力,各位覺得如何呢?
同時,新加坡為了與他國簽自由貿易協定,所以進口肉類的瘦肉精含量不必檢測,您覺得怎麼樣?在這裡,不經法庭審訊,政府就可以援引內部安全法令來關押有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人,這樣好嗎?
我必須說,新加坡社會的穩定是建立在犧牲民眾某種程度的自由之上。而政府的高效率服務大致上是提供給VIP 的。假使您是老百姓,能否一起享受那樣有效率的服務,那就很難講。至於社會財富的分配也是一個問題。新加坡人貧富差距之懸殊,在全世界來講,一直是「名列前茅」。
當有些台灣人在羡慕他們的經濟成就的同時,也應該對一般新加坡人的真實生活進行全盤的認識。新加坡政府對國際宣傳的力度一直很大,讓外國人很難看清全貌。在來新加坡之前,我不能免俗地有過許多刻板印象,不過只要經過幾年實地生活,我想任何人都能得到比較客觀的認識。各位還在透過「大仁哥」和「又青姐」的鏡頭來看新加坡嗎?這樣看真的太遠了,您可以再靠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