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暢銷書《未來年表》指出,日本2027年血庫嚴重缺血、
2033年每3戶就有1戶空屋...
種種現象,嚴重衝擊日本經濟社會。
2026年,臺灣平均每40分鐘增加1名失智患者!
2034年,臺灣每2人就有1人超過50歲!
勞動力減少、退休憂慮,照護責任加重...
銀色海嘯來襲,無人能倖免!
長壽時代,人口紅利消失!
臺灣未來如何因應?你的財富未來何去何從?
本活動由《商業周刊》及中國信託銀行共同舉辦,
將借鏡日本《未來年表》,與臺灣智庫探討寧靜危機,建構你我財富新藍圖!
2033年每3戶就有1戶空屋...
種種現象,嚴重衝擊日本經濟社會。
2026年,臺灣平均每40分鐘增加1名失智患者!
2034年,臺灣每2人就有1人超過50歲!
勞動力減少、退休憂慮,照護責任加重...
銀色海嘯來襲,無人能倖免!
長壽時代,人口紅利消失!
臺灣未來如何因應?你的財富未來何去何從?
本活動由《商業周刊》及中國信託銀行共同舉辦,
將借鏡日本《未來年表》,與臺灣智庫探討寧靜危機,建構你我財富新藍圖!
時間 / 2018.8.3(五) ( 14:00-16:30 )
地點 /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三樓宴會廳 (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
地點 /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三樓宴會廳 (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
論壇影音
講師介紹
活動辦法及個資告知事項
▲為提供訂購、行銷、客戶管理或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之目的,商周集團將可使用mail、傳真、電話、簡訊、郵寄或其他公告方式使用您報名過程中所提供之個人資料 (資料類別:姓名、公司名稱、職稱、職業別、聯絡電話/手機、E-mail等)。利用對象除商周集團,亦可能包括相關服務的協力機構。如您有依個資法第三條(查詢或請求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或其他需服務之處,得致電商業周刊本活動小組電話:(02)2505-6789分機5164。▲您所填寫的資料將會提供予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請確認您在勾選願意前已詳閱並同意以下條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基於客戶管理、統計及調查分析、行銷及其他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章程所定業務需要或其他法令所許可之特定目的,向您蒐集前述個人資料,並管理維護及處理利用,其得就該等個人資料用於寄送出版物、提供各項服務或活動訊息與調查分析使用。您得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請求查閱、提供複本、更正或補充個人資訊,及請求刪除或停止處理利用,詳洽本行客服專線0800-024-365。若您不願意提供或填寫資料不完整時,可能會影響您獲得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所提供之出版物寄送或各項訊息通知服務或活動之權益。
日本產經新聞社評論委員暨高知大學客座教授河合雅司
專長為人口政策、社會保險政策。現任高知大學客座教授、厚生勞動省討論會委員、農林水產省第三方委員會委員、「日本醫師會紅鬍子大獎」評審委員。並曾任拓殖大學客座教授、內閣官房「日本版CCRC構想專家會議」委員。主要著作包括《未來年表》《未來年表2》(《未來年表》和 《未來年表2》總和的累計發行量突破65萬本)《地方消滅と東京老化》《中國人國家──日本的誕生》《醫療百論》《日本の少子化 百年の迷走》等書。目前也在每月第三個星期日於《產經新聞》進行專欄連載:〈河合雅司的週日講座:少子高齡時代〉。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
現任:《商周集團》執行長、任教於台大新聞研究所經歷:
▲《商業周刊》總編輯10年,五度獲國家金鼎獎「最佳財經雜誌獎」、個人「最佳編輯獎」,總計44座國內外獎項。
▲歷經電視、廣播、雜誌三大媒體
:採訪行腳跨五大洲,對象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奇異執行長傑克威爾許、英特爾總裁貝瑞特、趨勢大師奈斯比等,超過一千人次。
▲2006年艾森豪獎金得主(Eisenhower Fellow),第一位台灣媒體女性獲獎
▲2015~2017 任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著作:
▲2016年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
:書中「戰敗的孩子」、「貪睡的長頸鹿」、「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三篇文章被收錄於國、高中教科書
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李玉秋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比較法學碩士,自美商花旗銀行臺北分行儲備幹部做起,1990年即任職於美商美林證券臺灣分公司,2002年調任香港擔任美商美林證券私人客戶部亞太區負責人,2007年又調任臺灣區執行長兼主席。2009年離開美林後,陸續擔任香港野村國際財富管理部門、英國基金公司創利德亞洲團隊等顧問。2013年11月加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至今。現職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負責督導財富管理、境外私人銀行、支付及消費金融等業務。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借調擔任台北市社會局局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省主席,曾擔任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多年來除發表學術論文,在教育發展、社福政策、社會階層、人口議題著墨較多;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嘗試以學術性概念來解析社會現象,以通俗的文筆打破學術與庶民社會的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