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G20高峰會的意義:
台北時間4/3日,G20領袖將於倫敦召開高峰會,組成G20的二十個經濟體,人口達全球的三分之二;GDP加總起來佔全球的八十五%;他們將聚集在英國倫敦泰晤市河岸的EXCEL國際會議中心,共同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面臨最大的經濟危機尋覓出路。
為了對抗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僅見的全球金融危機,屬於傳統經濟強權的G8工業國,身陷衰退泥沼,必須加強與新興開發中國家的合作,這將讓G20成為全球政經勢力版圖的重大重分配。過去被認為是富人俱樂部的G8(八大工業國組織),影響力勢必會被G20(二十國集團)漸次取代。
在這場世紀高峰會上,二十國領袖若能達成具體共識、結論,將能發揮比IMF(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更大的影響力,帶領全球—包括台灣—走出這場餘波未平的金融海嘯,因此被媒體以新的「布列敦森林會議」投以殷殷企盼。但若與會國無法一致合作,英國外交大臣Malloch Brown日前便憂心地指出,「若G20無法獲致真正重大的結論,峰會結束次日,市場將會遍地哀號。」台股自然也難以倖免。
此次高峰會上,各國領域將就──新的全球經濟振興方案、金融監理工作的改革,以及防止保護主義──三大議題協商對策。新的全球振興方案規模,可能決定世界何時走出這波衰退泥沼,關心經濟何時復甦的台灣人民,自然不能不投以關心;金融監理改革,將牽涉到避稅天堂、銀行資本適足率等議題,亦在在扯動國內金融業的敏感神經;台灣作為全球第十七大貿易體,對於G20將討論的保護主義措施、WTO杜哈回合談判可否達成共識,更不當輕忽。此外,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將在這次峰會期間,首度同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碰面。未來可能左右世界局勢的雙強,如何在這國際舞台上或明或暗較勁,勢將勾連全球政經脈動。
◎G20歷史沿革:
G20起初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八大工業國集團、十一個重要新興工業國家加上歐盟所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G20設立之初,旨在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穩定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
自成立以來,G20以每年一度的「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為其主要活動。但由於去年發生的國際金融海嘯影響全球經濟甚鉅,去年年底G20層級被提升為元首高峰會。第一次的G20峰會於華盛頓舉辦,但由於當時美國小布希政府任期將滿,被認為是跛腳、難以達成具體結論的峰會。然則此次歐巴馬挾強大民意走馬上任,一連串具體救市方案端出檯面,而其他與會諸國也在各議題上積極斡旋,動作頻仍,遂讓將屆的倫敦高峰會重要性遠甚於前,廣受西方各國媒體關注。
◎G20會議時程表:
倫敦時間
|
3/11~12
|
3/14
|
3/18
|
3/24
|
4/1
|
4/2
|
G20會議時程表 |
金融穩定論壇 |
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 |
全球商務領袖會議 |
全球金融領袖會議(非正式) |
各國元首於英國首相官邸共進晚餐 |
G20元首高峰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