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被騙了!電腦輻射的11大謊言

第三招:上網前先做好護膚隔離,如使用珍珠膜,獨特的「南珠翠膜」在肌膚上形成一層0.001mm珍珠膜,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環境的侵害和輻射;其次電腦使用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真相:電腦的電磁輻射則主要來源於電腦裡的各種電路,並不會產生類似放射性物質小微粒的東西。坐在電腦前,把電腦打開,身體就會開始接受到電磁輻射,把電腦關閉以後,電磁輻射也就立刻停止了,臉上不會有「殘餘的微粒」,也就沒有必要洗掉了。傳統的CRT顯示器會因為靜電而吸附一些灰塵,但這些灰塵本身不會產生電磁輻射,落到臉上也不會造成輻射損害。

總之,清潔洗臉是需要的,但是和防輻射沒有關係。

第四招:操作電腦時最好在螢幕上安裝一塊電腦專用護目鏡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閒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螢幕的亮度,一般來說,螢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真相:護目鏡只可以過濾掉一部分可見光,我們所指的電腦輻射一般都是無線電波、射頻電磁波段,護目鏡起不了作用。周圍擺放金屬物體會對電磁場分佈產生一定影響,但往往微乎其微。至於螢幕的亮度與電腦總的輻射大小同樣關係不大,因為電腦各個部件都會產生輻射,螢幕只產生一部分輻射,機箱裡的CPU等元件才是輻射的主要來源。

第五招:應盡可能購買新款的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舊電腦的輻射一般來說比較厲害,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是新電腦的1~2倍。

真相:怎麼看都像賣電腦的推銷文。新款舊款電腦的差別主要是在性能方面,輻射水平確實可能存在不同,但「舊電腦的輻射一般來說比較厲害,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的說法沒有依據。還是那句話,電腦的電磁輻射水平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第六招:電腦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螢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螢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準,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真相:如上所言,電腦螢幕作為電腦的一個部件,產生的輻射大小有限,輻射大小不只要看螢幕的位置,還要看機箱的位置。選擇離電腦距離遠一些是有道理的,因為電磁輻射的大小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距離遠一些可以顯著降低輻射,只是無論降不降低都在安全標準之內,意義並不大。距離遠近與保護視力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共有1則留言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加入會員。同步分享文章及評論歡迎使用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