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馬桶不蓋馬桶蓋,真的會吃到便便和細菌嗎?

讓我把所有數據組起來看看:假設你家裡有人得到可怕的傳染病霍亂,一肚子都是霍亂弧菌,拉出來病菌的濃度大約是每立方公分一億隻(我根據的是這篇的實驗數據),進到水裡稀釋成一半。一沖馬桶,這時在馬桶座上方20公分、前方30公分的地方每立方公分有1000隻霍亂弧菌,如果剛好你拿了支牙刷在沖完馬桶時伸到那裡,成功地把菌都黏走,或許你可以來得及收集到近千隻細菌。

接著你得馬上刷牙,因為你放著讓它乾,細菌就會開始死翹翹。如果你真的馬上刷牙,假設你不使用號稱能殺菌的牙膏,而且有一半的細菌逃過你的漱口攻擊沒被沖走,這樣的話成功進入你消化道的細菌數量大約會有個五百壯士。我趕快查了一下霍亂弧菌的感染劑量,結果發現它根本要一萬到一百萬隻活細菌才足以造成感染。五百壯士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這些細菌不幸掉在你的皮膚上則更難造成感染。它們得先能忍受皮膚的乾燥環境,還要能不被你皮膚上的各種惡毒的分泌物殺死,接著再跟本來就在皮膚上的每平方公分十萬隻地頭蛇細菌搶地盤附著,不然它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雖然在有強大病原菌的醫院病房裡沖馬桶這件事或許需要注意一下,但是在自己家裡,細菌真的要循這條路把你攻倒,談何容易啊!

換個角度有另一個不需要擔心馬桶的理由,你剛上完大號,馬桶裡的細菌都是剛從你身體裡退房的房客,如果真的再飛回你的身上,數量又只有原來的十萬分之一,你根本不需要擔心它們。因為如果它們真的對人有害,上次住的時候不是早就應該把你搞得不成人形了嗎?這當然不是說你可以安心在馬桶上玩手機吃便當(沒衛生!),只是說好像也沒必要太緊張,記得洗過手再離開就是了。

專欄簡介_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PanSci泛科學」專欄文章列表

共有0則留言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加入會員。同步分享文章及評論歡迎使用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