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ob Peter to pay Paul
你猜得出它是什麼意思嗎?“Rob Peter to pay Paul”,「搶了彼得去還保羅錢」,代表這種行為等於「挖肉補瘡」,無濟於事,起源據說是在1550年時,聖彼得大教堂入主倫敦主教區,而其中許多的物資被挪用來修葺倫敦主教區內的聖保羅大教堂,因此才會有「Rob Peter to pay Paul」的說法。
e.g. If you are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o prepare for the math test, it is rob Peter to pay Paul.(如果你在英文課準備數學考試,那麼這樣根本是挖肉補瘡,無濟於事。)
10. Lazy Susan
到底什麼是懶惰的蘇珊呢?所謂 “lazy Susan”所代表的就是常見於中式餐廳裡的餐桌轉盤,那麼為什麼不是lazy Emily或lazy David呢?相傳美國過去的女僕普遍叫做Susan,而有位女僕不想在上菜時總是繞著餐桌走,因此才有了餐桌轉盤“lazy Susan”的發明!
e.g. When a person is reaching for a dish, you mustn’t turn the lazy Susan!(當有人正在拿菜時,你千萬別去轉餐盤哦!)
最後9九個新潮俚語你一定要看看,原來單字可以那麼有趣:
這些用法是不是都很有趣呢?原來許多名字都有它的言外之意!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分享!之後若看到這些俚語就不會再傻傻分不清楚囉 。
作者:Lily Chou
Source:英語習作、Jimwegryn.com、Wikipedia、辭源典故
※本文獲「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