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該時段,等於每天清晨四點就得出門,她選擇接受,而且至少播了一百八十天。
直到有一天,因為自己睡過頭,一路開快車趕去公司,她竟撞上一個送報年輕人,下車察看時,對方拍拍屁股起身要走,她只來得及要到對方電話,便匆匆忙忙趕去播報。事後主動聯繫賠償,對方卻在電話中說:「姐姐不用啦,我們這種爛命、賤命,窮苦人家撞到算什麼……。」
這些話,給陳斐娟很大衝擊,她一連問自己好幾個問題:「我為什麼會播這個時段?我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我能不能有更大的企圖,能不能在不同的環境有更好的發展?」從那時起,她決定要自己搭舞台,不再讓自己受命運擺布。
當她要離開年代,轉戰東森ETtoday財經生活台(前東森財經新聞台),所有人都不看好。當時,年代的股市解盤節目收視率至少是東森的十倍,又有非凡瓜分市場,各界都認為第三品牌一定做不起來。
「我不怕失敗,」陳斐娟坦言,人人都會有失敗,「只是那個失敗為什麼會被看見,是因為你沒有爬起來,……如果你很快爬起來了,大部分的人會忘記你曾經失敗過。」
事後證明,東森財經台崛起,而年代的股市解盤節目消失了。「最重要的貴人,其實是你的敵人,」回首那段低潮,陳斐娟說,對方可能是不看好你、阻礙你、中傷你,或認為你不會成功的人,可是一定要把傷害當作動力,告訴自己說,他是你的貴人,「我一定要告訴把我排在六點的人,我是可以播晚上prime time(黃金時段)的,……我要讓他相信他看走眼了。」
她再度向自己喊話,絕不要只當主播、只做股市解盤節目,而要成為財經節目主持人,同時把節目做紅。原來,讓她初嘗走紅的《夢想街五十七號》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