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確顯示 請點選這裡查看

最新出刊報

1878期|2023.11.09


曠文琪

商業周刊 內容長

你覺得,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依照過去的經驗推測?看其他人怎麼說?還是,先別想,把手上的事做好比較實在。

在這期封面故事裡,越來越多的主角已經發現: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它!

今年是碳競爭力一百強調查第二次舉辦,去年,我們與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攜手,起心動念是:找出把減碳浪潮當做機會的企業,看它們如何能越減碳越賺錢,這些能兼顧獲利與碳排放指標的企業,未來在股市與商業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研究員乃錚梳理的發現很有趣:如,同樣排一噸碳,但卻能賺最多的前五名碳生產力企業,或是誰生產的食物耗碳量最少,你去哪家餐廳用餐會最減碳。在多達十七個表格中,你會看到有人拚創新與減碳兩不誤,如今年藉AI人工智慧大紅的廣達與緯創,確實在使用綠電上下了苦功,因此名列前茅。

ESG組資深主編管婺媛從一個紙箱開始的創新減碳者報導,也值得一讀,雙十一購物節到來,你家裡堆滿的紙箱,其實也是碳排放來源,電商momo正透過AI計算與整個商業模式的調整,再次在又綠又快之間取得平衡。

一個紙箱,一台筆記型電腦,一磅水泥背後,一場場有趣的商業冒險正展開。這些入選企業的難得處在於,當他人把減碳法規認為成本威脅,它們卻讓它成為創新升級的跳板。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就藉此,把台泥從賣水泥的公司,轉型成綠色建築生意的要角,從幫大樓提供綠電,到廢棄物生意通包。

過程中,同事說:這以前沒人做過,他的回答總是:以前沒人做過就不行嗎?

做永續,沒有標準答案,但正因如此,預測未來最好的水晶球,就在你與你團隊的腦袋當中。

十三世紀詩人魯米說,「昨天的我很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天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改變自己。」

在永續時代,你敢想、敢做,什麼都可能!



專題報導


不可錯過


限時免費讀







立即下載商周Plus APP,隨時獲取新知識!

此郵件是系統傳送,請勿直接回覆

商周官網 | 客服中心 |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1999-2023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周聯絡處: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16號6樓
客服電話:(02)2510-8888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 (例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