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關於G20 現場直擊 G20觀察團評論 深入報導 總主筆講評

科斯托蘭尼?還是李森?

2009/3/26 09:34 記者:單小懿 攝影:陳炳勳

在倫敦,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邊吃早餐,邊抓起飯店的金融時報、每日電訊或獨立報,查看G-20的最新進展。

今天(倫敦時間三月二十五日)的各報頭條都是,英格蘭銀行主席馬文(Mervyn King)公然反對首相布朗(Gordan Brown)即將在下個月總預算中,提出第二波財政刺激方案以振興經濟,這無疑宣告G-20東道主自家窩裡反,讓跋涉美國、尋求歐巴馬支持的布朗,面上無光。「不用懷疑,接下來的兩三年,英國會面臨巨大的財務赤字。」馬文說。

馬文反對的另層意涵,揭露一個飲鴆止渴的現實。過去一段時間,全球政府(尤其英、美)想盡辦法印鈔票、發公債借錢或降息來挹注資金振興經濟,表面上看起來不但直接拉抬GDP、刺激股市,讓經濟復甦,但背地裡鈔票越來越多的結果,就是鈔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而東西越來越貴,民眾卻又因為失業、資產縮水更無法消費,結果造成物價持續攀高,但消費力緊縮,也就是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金融時報標題為「surprise data exorcise fears of deflation」的專題報導,更點出二月份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已從一月份的三%,上漲到二月份三‧二%,成長了六‧六%;實際上今年以來,英國從LV到普通餐廳全都漲價,就連應該越來越便宜的基礎建設-地鐵票價,都漲了十%。並且預言通貨膨脹的來臨,將誘發新一波原物料行情。
「唉,黃金買得太少了….」看完這則新聞,我脫口而出這句話。雖然有點徒呼負負,但我的確為了靠通貨膨脹而賺來的小錢,喜不自勝。金額雖小,然而某種程度上卻是在發投機災難財。

此時,我想起了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Kostolany),在靠放空賺進大錢後,他發覺好友們都因投資做多而破產,唯獨他有錢,結果導致生活變得孤單起來,於是他決定放棄做空,因為如果只為賺錢,最後周圍沒有朋友一起參與他的生活,賺錢又有何意義?

還有當年操作衍生性商品,把霸菱搞垮的李森(Nick Lesson)。當年為了賺錢,不惜鋃鐺入獄。出獄之後,李森更靠出書銷售並演講自己的投機經驗賺錢,絲毫沒有愧疚。行前我們與李森連絡,希望能夠邀訪他談談對金融風暴與G20的看法,他馬上就回信了,信裡只有一個重點:「付錢才受訪」,果然是金錢本色,絕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

科斯托蘭尼與李森,代表了人們對待金錢的兩種態度,而且通常都在兩種態度間擺盪,就像我一樣:儘管會反省是否該利用通貨膨脹發災難財,但同時仍忍不住為自己的投機達陣而自鳴得意。

下一次如果又出現投機時點,我究竟要當柯斯托蘭尼?還是李森?

 


上一篇下一篇回現場直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