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染上橘暈的灰色」,指的是倫敦在經濟衰退、失業、消費緊縮的灰色氣氛之上,他認為G-20解決不了甚麼,但對前景還是樂觀,因為這就是經濟循環,幾年後,倫敦又會找回昔日光華;「人生中總是要有些大改變,否則生命沒有意義。」
但金融區之外的倫敦人,他們眼裡的倫敦,是憤怒的紅色。
三月二十六日倫敦各日報頭條,都是蘇格蘭皇家銀行前執行長古德溫(Fred Goodwin)家裡窗戶被砸破的新聞。古德溫以五十歲之姿提早退休,退休金額高達三百萬英鎊,住在全球知名的高級住宅區,但蘇格蘭當地的失業率創新高,引發異議份子砸破他家玻璃和S600賓士車,並撂下狠話:「你無視於失業、破產,自己坐領高薪,小心點!這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此事引發許多倫敦金融圈主管,層級從分行經理以上,都開始找個人保全;全倫敦至少二十個金融業執行長,都有貼身保鑣。
現在的展場雖然冷清、鬆散,但是周圍的商家已經感受到莫名的緊張氣氛,不但下周的飯店全都被包場,就連餐館老闆都被下達封口令,不能對G-20任意發表意見。等到了下周、倫敦時間四月一號、二號兩天,這個場地就要迅速全面封鎖,就連附近三個捷運站、周邊的餐館也全面封閉。
至於G-20高峰會的會場--ExCel中心附近區域,氣氛更緊張。起重機已經吊走展覽中心廣場前的雕像,開始保全布局,就連五站捷運站之外、新金融區-
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上班族,在三月二十八日都被告知盡量不要進公司上班,因為從三月二十八日開始,將有一連串G-20抗議活動。
「就是這二十個國家元首,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糟。」前天,在展覽中心前排班的計程車司機Paul如此說。
從倫敦市中心到東倫敦,G-20從一個理性分析的政治經濟事件,轉化成一樁控訴環境失衡的社會運動。當金融圈的白領從G-20中思考人生意義和歷史觀點的時候,卻也是勞工階級在失業裁員的生存邊緣掙扎的時刻;前者可以輕描淡寫地說「經濟周期,幾年就好」,後者已因深刻的生活艱困,發出怒吼。
昨天下午,喬治邊聊邊優雅地喝著可樂加檸檬,我忍不住問他,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這種極端,失業人口因為經濟衰退而越來越多,但部分金融圈的人依舊坐領高薪,甚至找到更好的工作,「你不會認為這樣缺乏社會正義嗎?」
「呵呵」,喬治笑了,他問我,「社會有公平的時候嗎?不公平才是真實啊。」
我同意喬治,社會何曾有過公平的時刻?但當我親眼見到倫敦城裡一幕幕正義失衡的戲碼,我也不禁懷疑:G-20到底能夠改變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