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六缺」危機

窘迫危機》台灣為何出現了「第六缺」?
文/侯良儒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事業廢棄物越堆越多,一步步走向失控的懸崖?

首先,是「又老又傷」的焚化爐。

全台灣現有二十四座公有焚化爐,多是在兩千年前後完工,壽命通常約二十年,如今它們都已進入「老年期」。長年耗損下,處理量本已大不如前。

雪上加霜的是,這些焚化爐當初被定位為處理家庭垃圾,設計熱值最高僅兩千五百卡,但卻長年處理熱值動輒達五千卡的事業廢棄物,導致爐體損傷,「我們的焚化爐收了太多『不適燃』的廢棄物,最後就被操壞了。」環保團體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分析。

以容量最大的高雄南區焚化爐為例,九年前,每年意外停爐的天數是十三天,到了去年,這數字已翻了三倍達五十二天,等於每年有近兩個月,這座焚化爐都無法運轉。

廢棄物無處燒,那麼,埋得掉嗎?在環保意識抬頭下,目前台灣難再設置新的掩埋場,而舊有掩埋場的空間卻持續消耗。截至今年六月,全台僅存的六十八座掩埋場,總計只剩下九.九%的容積量,創史上新低。

在「空間即是價值」考量下,掩埋場陸續調高掩埋價,以價制量。一家化工廠向商周透露,該公司製造的廢棄物「濕軟樹脂」掩埋處理費,今年已漲至每公噸四.二萬元,是去年的逾兩倍。

但問題是,《公有廢棄物掩埋場管理規範》規定,只要是可燃的廢棄物,都必須先焚化,才能進掩埋場。因此,當掩埋場漲價,焚化爐業者在成本提高下,也被迫提高焚化的處理費,此時,位於產業鏈更前端、協助工廠載運廢棄物的清運業者,也隨之向工廠調漲清運費,帶來連鎖效應。

「當最後的通道堵住,就會往前塞車了。」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說。

台灣最大民營掩埋場業者、可寧衛總經理楊永發形容:「政府招這麼多商回來,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廁所(指掩埋場)就只有這幾間。」

當焚化爐與掩埋場量能不足,原本被寄望為解方的循環經濟,卻也打了結。

循環經濟的本意,是希望甲工廠的廢棄物,能成為乙工廠的原料,如此就不需要焚化、掩埋,減少處理廢棄物的負擔。但我們翻開環保署的統計卻發現,台灣許多號稱能「再利用」的廢棄物,其實也堆積得不動如山。

全台囤積的六一四萬噸事業廢棄物中,被劃為「再利用」類的廢棄物,達五十七%。它們理應能被產業利用掉,為何反成為廢棄物囤積的最大宗?

位於苗栗後龍的立順興,是台灣前三大電弧爐碴再利用廠。總經理呂東璇告訴我們,過去,公司每年能處理三十萬公噸的爐碴,但到了去年,處理量僅七萬公噸,以前,他們將爐碴處理完成的再生粒料,從不跟隨業界陋習、主動貼錢給客戶去化,「但現在真的要貼錢了。」

肇因得回溯到2016年。那年,台北的松菸文創大樓,爆發混凝土使用電弧爐還原碴、導致牆面膨脹的「青春痘事件」,加上先前台南的「波浪路」、彰化的「爐碴堤防」事件,在各界撻伐下,迫使經濟部修正《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包括進一步區分出氧化碴、還原碴的各自用途,但也因為禁止兩者使用在低強度混凝土,導致市場需求急凍。

被限制用途的氧化渣,囤積量在去年達到一百萬公噸,成為囤積量第二多的再利用廢棄物。「這三年改變的事情太多了… 現在,就是這個產業最低谷的時候。」呂東璇歎道。

爐碴,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淡江大學水資源暨環工系教授高思懷分析,目前包括燃煤底灰、污泥,這些被定義為能「再利用」的廢棄物,都因為沒有後端去化的通路,只能不斷囤積,「真正能再利用的,其實很有限。」

於是,廢棄物燒不完、埋不掉,也利用不了,構成了台灣的「第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