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關於G20 現場直擊 G20觀察團評論 深入報導 總主筆講評

G20後台灣應有的戰略規劃

2009/4/3 18:57 採訪:郭崇倫、林俊劭 整理:林俊劭

 
  ”我的感覺是,他要把調子拉高,藉著這個議題把自己像個槓桿一樣墊高到全世界、領袖級,是各個方面,包括環境、各方面政治議題,他甚至沒有迴避人權議題。 ”

G20有幾個很顯著的成就,我本來以為在金融監理這個部分會有點利益衝突,但顯然有點具體成效,就是那個stability board(金融穩定委員會)的部份。我本來以為他會停留在口頭宣示或是forum(論壇)的層次,但顯然他們有個更積極的作法,允諾的資源也顯然超過一般人想像。這是讓整個經濟恢復活力的一個關鍵,我覺得這是非常積極的作為。我不敢說他們的東西是唯一的藥方,但至少是很多人公認,這是可以做也必須做的事,而且絕大部分國家現在都採取類似的政策,這是他主要的成績。

美中表面和諧,私下較勁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一個上主席台的就是G2的中國大陸?我的感覺是,他要把調子拉高,藉著這個議題把自己像個槓桿一樣墊高到全世界、領袖級,是各個方面,包括環境、各方面政治議題,他甚至沒有迴避人權議題。

美國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在後面back up(支援)的話,他的發言力量不會這麼大。中國大陸在二十國中間的份量,完全可以掩蓋過歐洲的發言力量。

美中關係現在是,內心其實有點爾虞我詐,表面則是「攜手共創未來榮景」。美國對中國大陸一定會比較小心謹慎。但你要知道,美國的兩手策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如果覺得大陸有些咄咄逼人,他就會請達賴來白宮喝個下午茶,不然就是關切哪個人權人士怎麼了。他永遠都是這樣在炒作。但是美國人知道這次金融風暴他難辭其咎,他知道這問題來自他,他也知道未來穩定金融秩序、重建世界經濟秩序,都有賴這些大國,尤其中國大陸來支撐。坦白講,亞洲如果跟著亂的話,美國人是受不了的。至少在未來的一年內,他需要中國大陸的東西多。中國大陸一定會很巧妙地運用他的槓桿,爭取他適當的位置。

雙方第一波角力可能會出現在那個board是怎麼樣去operate(運作),是誰在in charge(掌管)。我猜美國人一定會想把它抓在手上,中國大陸一定不會讓他這樣做。我們看誰出線,那就會是一個關鍵。我猜想一開始可能是一個共治的局面,中國大陸一定會有人在那邊扮演非常主要的決策。我們可以觀察,看他board成員是用什麼的方式組成,用什麼方式在run,在未來兩三年內用什麼樣的力量在平衡。


中國大陸的戰略規劃

中國大陸把自己擺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他們是有層次的,先對美國國債的問題、發行通貨的問題表示態度,然後再來是對準備貨幣、金融監理這部份,看得出來他們是有這樣規劃。如果中國再把整個亞洲,除了日本之外,放在他之下當槓桿支點,他的力量會愈來愈強大。

中國大陸現在讓人民幣努力發揮更大的作用,包括他現在跟幾個國家簽署換匯,中間很多是以人民幣換匯,所以人民幣已經是往國際化趨勢,所以我猜將來幾個路線會有很多競爭。我猜美國人一定會全力防堵這個,因為美國人還是希望維持美元作為國際準備貨幣、國際交換媒介。交換媒介這東西一拿掉,美國會非常非常慘,所以美國人不會讓他發生的。至少他短期內會避免這個事情發生。

中國大陸現在manage所有東西還是由上而下的、非常威權式的,由黨決定一切。他一定要扮演國際上盟主的角色。就像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這麼大壓力,他挺著人民幣不動就是不動。這個意義上來講,他會因為國際因素考量,去維持人民幣的相對穩定。比起美國人動不動藉著龐大的國際金融體系操縱匯價,獲取美國最大的利益,我覺得會有點不太一樣。

這麼一來,人民幣作為亞洲直接兌換的貨幣,就會形成一個貿易圈,東南亞國協會跟著他。他這個東西一弄出來,美國人的壓力會非常大。長期來講,美元一定看貶!我講的長期,不是一年兩年。今天世界各國的外匯準備方式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持有,絕大部分美元都是最主要的。我猜人民幣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還沒時間去精算,但是相對來說,人民幣比美元穩定!

有人說我們現在持有美元的比重是七成,我不確定這個數字,但我相信這個比重一定會調整。(台灣持有人民幣的比重上升,美元下降)

如果這是個趨勢,而且是中國大陸的戰略目標,我覺得我們國家也得要有些戰略規劃。如果中國大陸的目標,就是把東南亞國協加上他自己納入的話,不管你叫他東協加一,或者人民幣貿易圈,或者Great China Area(大中華區域),台灣一定要選擇加入,而且是個好機會,我們要求進入這個區域。以中國大陸跟台灣現在的和好關係,我覺得我們可以爭取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爭取到會徹底改變台灣跟鄰近地區的…以後這個region(區域)會形成非常堅固的經濟體,未來可以發展到什麼樣情況,也許不太可能這麼快變成歐盟,但這是一個趨勢,至少在經貿體系上會形成,而且台灣不應該被持續被排除在這麼外面。如果台灣連在亞洲都爭取不到加入或發言權,我們憑什麼去談G20?


馬英九一定要爭取讓台灣進入東亞貿易圈

我們基本上還是一個price taker(受人擺佈的價格接受者),從來不是主要參與者。但是一個更穩定的金融環境對台灣來講當然是好,因為我們對國外依賴太大。穩定的國際金融環境,對台灣來說,暴露的金融風險的威脅就相對降低。台灣因為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我們就暴露在很高的匯兌風險中間。

過去多年來,坦白講,我們仗著自己底子好,我們累積的很多外匯存底,央行又處理控制得宜,佈了一個很好的防護傘,沒有很多的傷口,而且還有很多藥物、防彈衣。但是長期來看,我們不能確定台灣是不是永遠都能處在這種無菌室的環境中間。將來如果我們希望更走出去的話,相對也會暴露在更多的風險之內。一個更穩定、更安全的金融監理環境,應該是對台灣有利。

如果中國大陸的目標就是把東南亞國協加上他自己納入的話,不管你叫他東協加一,或者人民幣貿易圈,或者Great China Area(大中華區域),我覺得我們國家也得要有些戰略規劃。台灣一定要選擇加入,而且是個好機會,我們要求進入這個區域。以中國大陸跟台灣現在的和好關係,我覺得我們可以爭取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爭取到會徹底改變台灣跟鄰近地區的…以後這個region(區域)會形成非常堅固的經濟體,未來可以發展到什麼樣情況,也許不太可能這麼快變成歐盟,但這是一個趨勢,至少在經貿體系上會形成,而且台灣不應該被持續被排除在這麼外面。如果台灣連在亞洲都爭取不到加入或發言權,我們憑什麼去談G20?

台灣面對這個局面上能有什麼樣的發展?台灣一定要有幾個階段。第一個要處理的一定是大陸關係,這個處理不好沒辦法走向第二步。我們現在跟大陸談的幾個東西,像ECFA,還有金融監理的MOU,都要加速進行。

我以前有個想法,但不確定在國際上是否可行。就是談判的部份合在一起談,「包裹談判」,簽署協議的時候分開簽,這樣完全就沒有名稱的問題!

過去的爭議是,不管FTA,CECA,ECFA,人家會覺得你把台灣整個包起來去談,人家就會怕,尤其民進黨一直怕這個主權問題。我分項的話就沒有一樣牽涉到,因為都是個別,但是談判一定要合在一起,這就是「包裹談判,分項簽訂」。

假設在年底,我們跟中國大陸在MOU、包裹談判可以爭取到一定的程度,跟著下來就是要爭取到的就是進入東南亞國協的部分。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方式,甚至可以用觀察員的身分,就是要進入那個論壇!還有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一定要進去!台灣一定要在這上面出現!尤其這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形成的國際組織,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爭取,至少我們喊價要喊到東亞峰會!Bottom line pretty much (底線應該)是東南亞國協。

大陸不會一開始就放我們到東亞峰會,但是我們可以放話,到後來滿臉委屈地接受進入東南亞國協,裡子就到了。這個東西喔,我認為,從整個長程戰略規劃上,我認為這是我們總統副總統可以做的事。蕭副總統有很強國際的tie(聯繫),他應該趁著他的人脈,在亞洲各國還有影響力的時候,把這個聲音傳遞出去。而且東南亞國家這種傳統亞洲文化圈,人際關係非常講究。

第二階段就是喊價東亞峰會,實質進入東南亞國協貿易圈,同時就要開始規劃,像G20,或者以某種形式加入IMF。我們全部都不談國家名稱,因為一談國家名稱所有敏感問題都回來,我們只希望用像WTO這種某種經濟體的名義。

台灣在國際缺席這麼久,甚至自己選擇退出所有國際活動。我個人會很希望馬英九政府以一個完全不同的面貌,不只告訴我們兩岸三通直航、不只是ECFA,而是一個更大的picture!我們如何重返亞洲社會,我們不再是亞洲的孤兒,我們要用什麼積極的態度重返。也許沒有辦法在馬總統的任期達到,但他要給我一個願景說:他要帶我們回到國際。我想他得到的聲望會超過其他部分,而且台灣的眼光一定要往外看,才會停止吵過去的東西。



*管中閔小檔案
出生:民國45年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
經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經濟系所教授、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經濟系長聘副教授
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成員;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暨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成就:行政院國科會 83 - 85 年度傑出研究獎。


上一篇 下一篇 回G20觀察團評論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