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少女作家問:台灣年輕人,你們不焦慮嗎?
問:請介紹你自己
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出版過一些書。現在讀大三,還在寫書。
問:很多80後被我們訪問的時候,都說自己是先樂後苦的一代,你認為是大家過去的日子過得太舒服,還是,現在的日子真的有這麼辛苦,我們不懂:大家會不會太放大了點?
蔣方舟:樂,恐怕因為他們那時還是小孩吧,懵懵懂懂,沒有責任和負擔。後來苦,是因為發現未來一下子變得很近,自己需要迎戰社會了。
也許和大環境也有關係,八九十年代剛市場經濟,混亂但生機勃勃,機會多,似乎很容易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在,到了2010年,財富和機會都被瓜分得乾乾淨淨了,對年輕人來說,看到的類似於希望的東西越來越少。
問:那你會怎麼形容,屬於你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蔣方舟:我是89年生的人,比我大一點點的80後,已經在工作,在忙著想著怎麼買房子,比我小一點點90後,還在象牙塔里,在忙著考好分數忙著追星。所以我卡在兩個世代中間,也不知道怎樣歸納和總結。
問:我們不懂,我們這次的研究發現,中國的八O後,有四成都認為自己跟其他同儕是站在不公平的起點競爭,但還是有七成五的年輕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這是不是可以解釋,中國的年輕人面對凝固,不公平的社會,不憤怒,仍選擇自立自強?
蔣方舟:我也願意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然我知道這不一定是現實,但是一旦相信,多少有了點拼搏的動力。因為不管起點是不是公平的,發令槍一響,都要起跑。要是連基本賽制都懷疑了,那就只能站在起跑線處一動不動,那種拒世更是毫無意義。
問: 我們不懂,這種「彈性」是來自中國人的傳統性格,還是?
蔣方舟:有國民性的成分,不公平也不會揭竿而起,或是罷工耍賴,只覺得耐忍些一切就都會好起來,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
問:那你呢?你是如何選擇面對這樣的社會?
蔣方舟:我還沒想好,要看到時候社會以什麼面孔對著我吧。
問:我們不懂,為什麼這次訪談中,有很多年輕人說,我最在乎的還是家庭。但是在中國,又出現像是:父母是禍害這類的小組。你覺得,家庭對於80後的意義,到底是壓力,還是依歸,大家是怎樣看待。
蔣方舟:因為時事險惡,社會黑暗吧,友情愛情都不大靠得住了,家庭就回歸了“永遠的避難所”這樣溫情的意義。再加上房價貴,有的年輕人成年已久還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必須在乎家庭。但是這種被迫的親密,社會性的依歸,又讓年輕人覺得壓抑不適,和父母的距離越近越是覺得他們都是禍害,是自己不幸命運的根源。儘管這樣,還是要和家庭、父母捆綁成難捨難分,成了惡性循環。
問:那你呢?你是怎樣看待家庭?
蔣方舟:我家庭觀念比較淡薄。對家庭的態度是:苟富貴,當然不會相忘;失敗了,就希望家庭能收留我,讓我不至於惶惶如喪家犬。自己成立家庭的事還沒想過。
問:你人生最重要的優先順序是甚麼?
蔣方舟:寫作,能寫出好東西來最重要。
問:我們不懂,80後會談到公平,但明明,大家身為獨生子女,從小擁有最多的資源,怎麼還會跟60/70後主導的社會,強調公平兩字?
蔣方舟:不公平是針對同代人說的。一個二線城市工人家庭的孩子,從小擁有的「最多資源」,和大城市生意人的孩子擁有的“最多資源”,當然沒有可比性。
問:還有很多人說到善良,有人說品性好很重要,團隊也很重要。我們不懂,這跟臺灣過去認知,中國的80後,就是汲汲營營在學校力爭上游,知道要出頭就必須把別人打敗的80後,是同一群人嗎?
還是這是兩回事情?
蔣方舟:我也覺得這是矛盾。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被告知的,就是道德的重要性,團隊的必要性。它們是我們全部成長教育的核心,烙在腦門上。可另一個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振聾發聵的,就是說將來社會你死我亡,一定要培養競爭意識,所以我們幼稚園的時候就在搶凳子。這種分裂一直都在,等到走向社會,就看這兩種植入基因(道德至上、團隊作業vs競爭智商、個人主義)開始打架角逐,看誰滅了誰。
問:怎麼在80後身上,會有這麼多不懂?
蔣方舟:我也不懂。
問:在九O後身上,你覺得會有這麼多不懂發生嗎?你最不懂的事,是甚麼?
蔣方舟:一定會,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我其實說不出最不懂的事,如果用過去的標準衡量,就覺得九0後徹底脫軌。如果願意理解,就覺得一切都合情合理。
問:你覺得這整個社會,對於80/或是90後,到底理解的夠不夠?這是個彼此認知,跟體諒的社會嗎?
蔣方舟:不夠,還停留在不斷給80/90後貼標籤的階段,標籤貼得越來越多,恰好是越來越拒絕理解的表現。我現在覺得彼此認知體諒沒那麼重要。大家各就各位各做其事就是最好的溝通了。或者像西方六十年代的年輕人一樣,嬉皮地垮掉,被主流社會徹底不理解,我甚至也覺得挺好。中國年輕人需要這樣的狂歡和鬆弛。所以,我只是想說世代之間彼此認知、打成一片沒有那麼重要。
問:你有幻想過嗎?十年後,當80後成為三十到四十歲的社會中間主力時,會為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蔣方舟:現在,最大的80後已經成為社會主力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積怨——關於競爭的殘忍,關於不公平,都是他們改造社會的起點。
問:現在的你期待,進入社會嗎?為什麼?
蔣方舟:期待,因為原來沒進入過。
問:你對於臺灣的年輕人,有沒有甚麼不懂的事情,也想問一問?
蔣方舟:你們為什麼不焦慮?
■完整的蔣方舟報導,請見《商業周刊》第119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