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E政府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國際生活環境整合網

外國人在台生活諮詢服務網

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

社教博識網

外國人新竹地區協助中心

外國人在宜蘭生活諮詢服務網

台灣觀光資訊網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行政院新聞局

臺南地區外國人協助中心
 

(照片提供/金車教育基金會)
面對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極頻繁的全球化潮流,台灣憑藉著工業化打下的基礎,站穩了腳步。緊接著,如何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裡重要的轉運平台,緊實與國際全球連結,真正成為世界不可忽略的重要場域;另一方面,台灣人才如何能自信地闊步邁向全球,均有待政府與民間攜手努力。

台灣位處亞洲外環,擁有國際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在經濟活動上,隨著亞半球崛起,更可成為歐美商務人士敲開亞洲大門的捷徑之一。以這些既有優勢為基礎,加速建立國際力的量能,緊實連結國內城市與全球城市,將可以牢牢地將自己嵌入全球化的世界網絡,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節點。

■ 佈局全球 以人才為本
為著眼於全球人才的長期目標,行政院今年九月通過「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從提升英語力出發,厚植拓展全球的必要關鍵能力。這項計畫採取以提升英語力為主軸,持續營造國際環境為輔的雙軸策略。以往,台灣實施英語教育已達數十年,然多以考試為取向,再加以缺乏使用英語的環境,因此,學了以後的應用效果欠佳,如同許多韓國、日本人般的「英語難民」—無法開口與外國人以英語溝通的情形非常普遍。有鑒於此,面對國際溝通語言能力的迫切需求,將持續推動在地國際化,擴大結合社會資源與人力,同時打造英語學與用合一情境場域,期待有效提升國人英語力。

在全球人才的培育上,「把各個專業所培育的人才相互流用,並提供更進階的訓練,」行政院研考會朱景鵬主委強調,透過國家力量培育的優秀英語人才,應該發揮整體綜效,讓好人才發揮關鍵力量。透過整合的策略規劃,由中央跨部會橫向聯繫與政策協調,鼓勵地方政府攜手協作,擴大學校共同參與,同時結合民間企業與公益團體等資源,建構多層次的行動網絡,串接點、線、面間的交互影響力,發揮整合效益。

■ 在地國際環境  兼具練就語言力
整體計畫的推動,有二大面向,一為對內,一為對外。對內,持續國際環境的優質化,師法如新加坡般的國際友善環境,吸引國際人才、外人投資、工作、觀光旅遊、國際會展的舉辦、跨國公司進駐等。此外,在英語力的提升上,對已有相當基礎英語訓練的國人,擴大其參與國際環境的營造,在各種雙語文宣品、英語地圖製作、服務措施的說明撰擬、英語網站經營等,以國際通用的英語述說在地故事,以及直接的諮詢協助,從各項實務中,一次次不斷地試煉,以練就純熟語言力;對於較初階學習者,採用各種情境學習方式,即所謂較活潑有趣的浸潤式教學,引發學習者較大的興趣,避免填鴨式作法,可得到較佳的學習效果。語言,應該是有意思的溝通介面,是打開另一扇文化與知識之窗的工具。語言,學了要用,用了更熟練,更精進。未來,結合營造國際環境成果,走出校園,道路、街上、購物商家、餐飲、交通場站、公車、捷運、公園等等公共場所,將有更普遍的學與用國際化場域,自然而然,英語的學習更生活化。

■ 養成人才 拓展國際
對外的部分,培育具全球觀與英語力的國際專業人才,使台灣擁有更多具國際移動力的人才資本,在產業、商場上拓展國際市場、佈局全球;在國際政治、經濟、社會上的發展與突破,專業的國際人才是不可少的關鍵要素;政府參與各項專業國際組織如WTO、WHO、APEC?,與目前正努力推動參與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國際事務日益頻繁,含括產業、關稅、農產品、食品、漁業、海洋、人權、政府採購標案?等跨國活動無所不包,國與國的界線愈來愈模糊,關係愈來愈密切,影響與衝擊愈來愈直接。而這些參與,除了專業之外,國際語言的溝通、談判、交涉與協調能力的要求更是高規格,需要國家大力投入與長期培養人才。公民與非政府組織(NGO),更是建立全球網絡關係的重要成員,作為參與者、發聲者與貢獻者,已是時代趨勢。

在地方政府與城市互動方面,台灣各縣市在國際間均普遍結交多個姐妹市,現行除了互訪交流外,可再加強交流深度以及實質合作;然在加入城市網絡組織方面,目前仍感質量不足,有待推動。高雄市的世運、台北市的聽奧等均展現連結世界的強大力量,爭取舉辦國際賽事、國際會展,仍是持續努力的目標。無論個人、國家、城市、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等都是全球網絡中的重要一份子,要在國際舞台上,有所發聲、主張、表達意見與呈現特色,有所能見度,甚至發揮影響力,那麼,具有專業與純熟的國際語言力是重要的關鍵能力。

■ 國際化校園  蘊育全球視野人才的搖籃
教育國際化,開放、具有國際元素的學習環境與策略,提供青年學子浸學在多元國際元素的空間中,將自然養成國際觀與全球胸懷,成為具有包容力的世界公民。目前,台灣透過臺灣獎學金的方式,已吸引大量外籍學生在各大學內就學,校園自然形成國際風貌,不同國藉的學生聊天、上課、討論等交流愈漸普遍,聽的、說的、用的、寫的,通常是國際語言與中文交錯互用。

除了大學之外,小學、中學,目前也意識到國際視野培育的必要性,積極建立以姐妹校的全球連結、往來互訪,面對面體驗文化差異,甚至平時以e-mail交談,建立跨國友誼。此外,英國文化協會與教育部合作推動的「教室連結」(Connecting Classrooms)計畫,透過網路互動學習,達成學校與學校間、國與國間的教育資訊交換,讓不同國家的老師與學生都能有如在同一教室般地學習成長。還有,在台灣偏遠地區更有一群來自國內外的熱情志工教師,投入英語輔導,努力縮短城鄉語言學習落差,開啟偏遠地區學童通往世界之門。

台灣,正迫切需要有更多拓展全球的國際人才,厚植人才的國際移動力,營造國際友善環境,增進國際服務品質,強化全球連結與合作,從內而外地,綻放出台灣豐富蘊藏的創意活力與行動熱力。連結全球,溝通全世界。從英語力提升出發,緊密與國際連結,台灣的未來更有前瞻的實力。台灣,要讓世界走進來,更要昂首闊步走向全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商業周刊